课件预览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行政 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283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 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 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强调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和吸收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工作行
政的活动才能使社会政策的决策更具有科学性,社会工作行政更具效能。这体现了社
会工作行政所应遵循的(D)绪论-7
A.整体性原则 B.社会工作价值原则
C.协调的原则 D.行政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2.职责划分属于行政组织的(B)1-23
A.物质要素 B.精神要素 C.环境要素 D.目的要素
3.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各个层级的工作性质相同,但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的组织
体制是(B)1-33
A.首长制 B.分级制 C.分职制 D.分权制
4.菲德勒将“情景控制的灵活性”作为评判领导绩效高低的一项重要目标,强调的是行政
领导必须处理好(C)3-74
A.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领导者与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C.领导者的主观指导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
D.领导者的个人理想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
5.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社会工作机构都要运用行政决策权解决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
服务方面的各种问题。因此,社会工作行政决策具有(B)4-102
A.政治性 B.广泛性 C.权威性 D.方向性
6.综合决策理论的提出者是(C)4-104
A.韦伯 B.西蒙 C.德罗尔 D.林德布洛姆
7.从目标的确立到细节的活动,应有统一的规划,照顾到整体的发展,主要任务与分支任
务的配合。这是指制定社会工作行政计划所应遵循的(A)5-146
A.统筹性原则 B.具体性原则 C.可受性原则 D.连续性原则
8.社会工作行政实施是将决策目标具体化,在实施过程中,须审时度势,因地、因时制宜、
因势利导,这体现了社会工作行政实施的(C)6-160
A.目的性 B.实务性 C.灵活性 D.层次性
9.行政实施的发动机是(D)6-164
A.行政领导 B.行政决策 C.行政计划 D.行政指挥
10.能反映在特定的时间内能否有效利用资源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的社会工作行政效率类
型是(C)7-183
A.微观效率 B.技术效率 C.静态效率 D.组织效率
11.下列属于社会福利资金管理的宏观职能的是(D)8-208
A.开拓资金来源渠道的职能 B.制定机构财政预算的职能
C.加强对财务行政的审计 D.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
12.不能在预算的过程中识别出有效或无效的、需要或不需要的服务方案的社会工作机构
财政预算方法是(A)8-220
A.绩效预算法 B.计划规划预算法 C.零基预算法 D.单一预算法
13.员工考核结果可以反映员工工作能力、工作数量及其工作态度等许多方面的表现,以此
作为机构对员工的晋升、加薪及惩处的客观依据。这体现的员工考核功能是(C)12-291
A.提高工作效率 B.提高工作士气 C.作为奖惩的标准 D.培训与发展
14.督导者协助员工增进工作知识、技能,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增加解决问题的办
法以及对社会资源的发展与运用能力等,从而促进员工个人的成长并有效完成工作。
这体现了督导的(B)13-300
A.行政功能 B.教育功能 C.支持功能 D.促进功能
15.督导工作会随时进行,受导者事先并不知道的督导模式称作(D)13-304
A.正式的——有计划的模式 B.正式的——临时性的模式
C.非正式的——有计划的模式 D.非正式的——临时性的模式
16.《立法法》出台前,各职能部门随意立法或越权立法的严重现象,严重影响法律、法规的统一性、严肃性、稳定性,最终导致社会工作行政职能重叠、互相冲突。这反映了我国现有社会工作行政立法(B)14-325
A.观念落后 B.权限不清 C.质量不高 D.程序不严
17.监督主体必须坚持统一的监督标准,秉公办事,不徇私情,赏罚分明,这体现了社会工作行政监督的(C)14-338
A.统一性原则 B.时效原则 C.公正原则 D.竞争原则
18.政策科学主导范式的确立者是(D)15-347
A.威尔逊 B.菲德勒 C.拉斯韦尔 D.德洛尔
19.下列有关西方社会工作行政改革的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15-356
A.政府社会工作行政管理职能的强化 B.福利服务的计划化
C.社会工作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D.社会工作管理手段的科技化和信息化
20.自上而下的分权属于我国社会工作行政改革中的(B)15-364
A.社会工作行政系统的功能更新 B.社会工作行政系统的组织结构改革
C.社会工作行政制度的创新 D.社会工作行政决策机制的创新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有(BCE)绪论-11
A.制定社会政策 B.实施社会政策
C.对社会工作服务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D.废止社会政策
E.修订和完善社会政策
22.社会工作行政的特征有(ABCE)绪论-3
A.服务范围的有限性 B.服务职能的非赢利性
C.服务手段的专业性 D.服务人员的职业性
E.服务实施的层次性
23.社会工作行政领导者的职责有(ABCDE)3-83
A.贯彻执行法律 B.制订工作计划
C.进行管理决策 D.选用人才
E.控制与监督
24.依据决策主体地位的不同,可将社会工作行政决策分为(ACE)4-111
A.组织决策 B.常规决策 C.管理决策 D.科学决策 E.业务决策
25.评估社会需要的方法有(BCDE)4-116
A.文献法 B.调查方法
C.社会指标方法 D.社区印象法
E.有识之士方法
26.社会工作行政协调的具体操作方式有(ABCD)6-176
A.会议协调 B.信息协调 C.谈话协调 D.网络协调 E.组织协调
27.根据社会工作行政投入与产出的过程,可将社会工作行政绩效评估方法分为(ABDE)7-197
A.投入评估 B.过程评估 C.努力评估 D.成果评估 E.效率评估
28.对机构而言,通过培训可以(AB)11-274
A.增加服务对象 B.吸引和储备人才
C.提高员工对工作的兴趣 D.促进员工对机构产生归属感
E.提高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
29.员工考核的成效量度方法包括(AC)12-297
A.目标管理法 B.过程管理法
C.结果管理法 D.图表尺度法
E.行为排列等级法
30.推进社会工作行政法制化的重大意义包括 (ACE) 14-318
A.有利于完善我国社会工作行政立法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B.有利于规范行政程序,做到依法办事
C.有利于加强执法工作,做到执法必严
D.有利于打击违法行为,做到违法必究
E.有利于开展法治宣传,增强公民法律意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1.社会工作行政体制改革 2-58
答:
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改革是指国家社会工作行政机关管理体制的改革,包括社会工作行政组织体系与结构设置、行政职权分配、人事管理制度更新、行政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的变革等方面的改革,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政府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体制。
32.冲突控制 3-84
答:
冲突控制是对组织中的不同成员、不同部门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进行有效控制,尽力避免和缓解冲突,防止组织资源的浪费及工作环境的恶化。
33.财务行政 8-207
答:
财务行政是政府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它包括
与财政活动有关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4.简述社会工作行政计划的地位与作用。5-144
答:
计划是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地位和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工作行政计划能消除不确定性及变化。
(2)社会工作行政计划能集中人们对目标的思考。
(3)社会工作行政计划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4)社会工作行政计划能为人们提供行政控制的标准和手段。
35.简述社会工作行政沟通的重大意义和作用。6-167
答:
在社会工作行政实施过程中,每一个沟通行为都会对社会工作行政实施产生一定的影响。
社会工作行政沟通的作用在于:
(1)有利于社会工作行政目标的确定
(2)有利于社会工作行政的实施。
(3)有利于社会工作行政实施的管理。
(4)有利于社会工作行政实施的效果评估。
36.简述选拔任用制度的涵义和原则。11-262
答:
选拔任用包含两方面的涵义:
(1)社会工作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和编制定额从未任国家公职的公民中吸收新的工作人员,通常将这一人事活动称为招聘或录用;
(2)从非领导职务的从业人员中晋升为领导人员,或从低一级领导职务升任高一级领导职务,通常称为提拔、晋升和任用。
选拔任用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平等原则。
(2)公开原则。
(3)择优录用原则。
(4)因事择人的原则。
五、论述题 (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7.试述现代人事管理中的人本主义精神追求。9-237
答:
人本主义精神追求是现代人事管理中的终极追求。
具体体现为:
(1)功绩精神,以成绩和能力作为员工任用和晋升的标准,切实贯彻任人唯贤的原则。
(2)法治精神,实行法治化的人事行政管理,以法律界定员工的权利与义务,以法规来规范员工的服务范围和工作程序,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3)人才精神,根据现代社会时代需求确定人才内涵及其培育机制,保证人才的充分储备,人事行政的基本任务是求才、用才、育才和留才。
(4)市场精神,强调公共部门人才在内部和外部都实现开放性地流动,竞争和发展,迫使个别组织重视人才建设和使用,创造一个人才成长的公平、公正的环境。
(5)分权精神,针对我国人事主管机构权力过于集中的统一管理模式,强化人事权向地方、向基层、向社会各类工作组织分权、授权的改革战略,赋予用人单位较多的人事任用自主权,发挥基层服务机构的积极性,保证其用人与治事的统一。
下载说明
!!注意:手机下题库,请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苹果手机必须在浏览器中打开
1.本站题库资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2.历年题库统一以RAR压缩包形式下载!预览内容仅供参考
3.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咱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在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如:题库出错,有错误可以直接通过下放链接入口直接咨询
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咨询入口点击进入)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