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岗位分析与评价
一、名词解释
1.岗位分析:又称工作岗位分析、工作分析、职务分析。它是指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职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事文件的过程。
2.工作规范:是指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识以及职责、程序的具体说明。
3.工作说明书:也成为岗位说明书,是描述工作者做什么、如何做以及在何种条件下做的正式的书面文件,工作说明书主要包括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两个部分。
4.关键事件法:对部门的效益产生积极或消极的重大影响的事件。
5.访谈法: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地进行交谈、讨论而收集信息资料的方法。
6.观察法:是一种主要依靠研究者的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来收集资料的调查研究方法。
7.问卷调查法: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制定薪酬的基础是:岗位评价。
三、简答
1.工作描述(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1)工作标志
(2)工作综述
(3)工作权限
(4)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
(5)工作活动和程序
(6)绩效标准
(7)聘用条件
(8)任职资格
2.工作规范的内容:
(1)一般要求,即生理性要求,就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需的体力、视力等方面的要求
(2)特殊要求,是指对任职者除生理要求以外的心理、兴趣、培训等方面的要求,特殊要求根据工作的性质和要求而定。具体包括: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工作技能、能力要求、职业道德、生理与心理素质
3.工作说明书的作用:
(1)它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
(2)工作说明书中的内容为招聘工作的选拔测试过程提供了客观依据
(3)对应聘者是否具备适当的工作能力进行验证
(4)根据岗位间的相对价值可制定组织内不同岗位间的薪酬比率
4.访谈法的注意事项:
(1)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
(2)选择适当的访谈对象
(3)针对岗位分析的目的,使用结构化的访谈方法
(4)进行记录
(5)客观的收集信息
5.岗位评价的特点:
(1)岗位评价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和物而不是人
(2)岗位评价是对组织各岗位的相对价值进行衡量的过程
(3)岗位评价是对同类不同层级岗位的相对价值衡量的过程
6.岗位评价的作用:
(1)表现岗位的量值特征
(2)确定岗位级别排列
(3)确定薪酬分配的基础
(4)确定员工职业发展和晋升途径的参照系
(5)为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了决策依据
7.岗位评价(岗位分析、工作分析)的流程(工作说明书的编制步骤):
(1)工作分析的计划阶段
(2)工作分析的准备阶段(成立工作小组、有效的沟通)
(3)工作分析的执行阶段(收集工作背景资料、设计调查方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
(4)工作分析的分析阶段(整理资料、审查资料、分析资料)
(5)工作分析的完成阶段(编写职务说明书、总结分析过程、分析结果运用)
(6)维护和更新阶段
8.要素计点法的优缺点:
优点:
(1)主观随意性较小,可靠性强
(2)相对客观的标准使评价结果易为人们接受
(3)比较通俗,容易推广
缺点:
(1)设计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2)评价要素定义和权重的确定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而且要素选择、等级的定义带有主观因素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