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怎样用经典条件作用解释焦虑和恐惧【p289】
例如某位学生一到老师提问的时候就异常焦虑,这种焦虑甚至泛化到了对教师甚至整个学校的态度上。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的解释则会将原因追溯到这位学生之前的“条件作用史”上,在之前的经验中,他可能有过被老师提问但是回答的不好(甚至被老师或同学取笑)的经历:
老师提问(CS)+回答表现不好(US)→焦虑(UR)
老师提问(CS)→焦虑(UR)
25.
应答性反应:由已知刺激引发的反应,是不随意,无法控制的行为
操作性反应:是无需已知的任何刺激,由有机体自发产生的反应,表现为随意或有目的的行为
26.
惩罚:能够降低操作性反应概率的刺激或事件
<方法>a.隔离:短暂与所在环境隔绝,不能在令人厌恶的情境中,情境应该是无聊的,时间短,应该与强化良好行为一起使用
b.反应代价:言行一致,针对行为,因人而异,勿秋后算账
27.
强化程式最具代表性四种类型:
a.固定时距强化:指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后如能做出正确反应,则获得强化
b.可变时距强化:在不确定的时间间隔之后做出正确反应则获得强化,强化出现的时间无规律可循
c.固定比率强化:每做出一定数量的正确反应后出现强化,这种程式的反应速度极快,获得强化之后可能会产生暂时的停顿
d.可变比率强化(最好的强化程式):强化由反应次数所决定,但每次强化所需要的反应次数不确定。机体做出的反应越多,得到的强化也越多
28.
普雷马克原理(祖母原理):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
29.班杜拉
观察学习的子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过程
30.
学习与个体差异:
⑴智力差异
①智力水平:
a.IQ<70,轻度55-70,独立生活,简单劳动,有连贯语言,成绩差;中度40-54,生活自理,简单的机械操作,只会说简单的话,学习有明显困难;重度<39,生活不能自理,动作困难,缺乏言语
b.85<IQ<115 正常
c.IQ>140 超常,求知欲强,兴趣广泛,感知敏锐,思维敏捷,想象力活跃,理解力强,富有独创性,注意力主动、集中
②教育启示:
A.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正常学生身上
B.超常学生的教育:a.特殊教育:拉出去程序、加速法、课程压缩法、丰富法 b.强化学生的自尊(自我比较,避免感觉尴尬) c.与家长合作
C.智力落后学生的教育:降低学习目标(小步子原则);教授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节;提高学生的自尊
③智能表现早晚的差异
a.表现:少年早慧(白居易、莫扎特);大器晚成(齐白石、牛顿)
b.教育启示:创设条件与环境,及时关注培养早慧学生;不要轻视平凡的学生,不要随意“贴标签”;把握现在,充实自己,积累经验
⑵气质类型差异
①表现:
胆汁型(兴奋型) |
多血质(活泼型) |
粘液质(安静型) |
抑郁质(抑制型) |
勇敢、直率、有进取心 |
粗心、粗暴、冒失 |
活泼、机敏、有同情心、善交际 |
轻浮、不踏实、不诚挚、无恒心 |
稳重、冷静、坚毅、实干 |
固执、迟缓 |
细心、敏感、想象丰富、情感深刻 |
多疑、孤僻、自卑、胆怯 |
②教育启示:
a.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帮助发展其积极品质
b.根据气质特点进行个别教育
c.注意防止胆汁质和抑郁质学生的病态倾向发展
③学习风格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