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与学习相关的需要:权力需要(控制欲)、亲和需要(亲密感)、自我决定的需要、成就需要
a.
自我决定的需要:指人们希望具有控制事情发生、发展及其结果的能力,即人们希望能够更多的依赖自己而不是他人做出决定,强调独立
b.
成就需要:指个体在社会生活领域中渴望成功地完成某件事情的一种主观状态(包括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部分)
18.
兴趣:指个体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a.
个体兴趣:学习者所具有的一种稳定的、持久的特征
b.
情境兴趣:指由于任务本身所引发的兴趣
19.
自我效能感的四个影响因素
a.直接经验:成功的经验会提高,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对于行为失败的归因凡是,会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评价
b.替代性经验:当看到与自己水平相当的示范者成功会提高,反之则会降低;两种认知过程实现的,一是社会比较的过程,与示范者比较,判断自身效能;一是提供信息的过程,从示范者的表现中学到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
c.言语说服: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不易持久
d.情绪的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如焦虑、烦恼、疲惫等
20.目标取向分为学习目标(掌握目标)、表现目标、回避工作目标和社会目标等,
掌握目标与表现目标的区别见下表:
维度 |
掌握目标 |
表现目标 |
维度 |
掌握目标 |
表现目标 |
成功的含义 |
改善,进步 |
高分、高水平的表现 |
看重的方面 |
努力、学习 |
高于他人的能力 |
满足的原因 |
努力学习、挑战性 |
比别人做的好 |
教师的取向 |
学生如何学习 |
学生如何展示成绩 |
对错误的看法 |
学习的一部分 |
产生焦虑 |
关注的焦点 |
学习过程 |
学习结果 |
努力的原因 |
学习新东西 |
高分,优于他人 |
评价标准 |
自身的进步 |
与常模比较 |
任务选择 |
有挑战性的 |
非常容易或非常难的(防御性策略) |
学习策略 |
理解,有意义学习,元认知 |
机械性的,应付式的学习 |
老师的作用 |
帮助学习的资源和向导 |
给予强奖惩的法官 |
控制感 |
强 |
弱 |
21.
情绪一致性记忆:当人们在处理和提取信息时,对于那些和当前情绪相一致的内容会表现出选择性的敏感化
情绪依存性记忆:在一定情境中,如果他们当时的情绪和将事件存入工作记忆时的情绪相同,他们更容易提取信息
22.
“闪光灯记忆”:指人们对第一次听说某件重要的、令人震惊的消息时对当时自身所处情境的非常详细的长时记忆。具有鲜活、详细、持久性等特点
23.
缓解焦虑的方法:a.放松训练 b.分散焦虑,远离焦虑源 c.梳理反思,合理归因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