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物学教学论是研究生物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生物学教学法使用以生物教学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以探究可续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准则为主要研究任务的,而对教育学、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重视不够。
2. 一个中学生物学教师除了应该有较高的道德修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外,还应该具备哪些主要的教育素养:具有广博而深厚的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热爱学生,信任学生;掌握生物教学的规律和技艺。
3. 如何学好生物学教学论:重视生物学教学论理论知识的学习;主动参与各种实验、实践活动。
4. 凯洛夫 大教学论观 即将课程作为教学内容,课程论作为教学论的一部分。
5. 新世纪生物课程改革的背景:时代发展引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引发基础教育改革(学校教育课程的知识本位倾向,表现为学校教育的书本中心、教师中心和学科中心;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落实;生物科学迅猛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不能与之相适应。)
6. 新世纪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具体目标体现为下述六项变化;促进课程功能、
结构、内容、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管理制度发生变化。
7. 生物课程的课程观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理念。
8. 课程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达到的培养目标。它是总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
9. 初中阶段生物课程目标的变化:知识方面:初中课程标准比过去的教学大纲更加关注知识的更新,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的课程价值。能力方面:初中课程标准更加强调科学探究在生物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力图切实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并以此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同时,不仅关注学生解决“身边的生物学问题”,还要求“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强调了学科间的综合,强调了更多的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实际问题。思想情感方面:初中课程标准更加强调“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的重要性;突出“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是培养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义务教育性质决定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是学会健康生存的必要前提,是义务教育的目标之一。
10. 高中阶段生物课程目标的变化:知识方面更加精要的提出知识目标;能力方面更加明确地提出能力特别是探究能力的要求;态度观念方面更加具体地提出态度观念方面的要求。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