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9年4月自考《00191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章节知识三

发表时间:2019-03-19 10:09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三节 旅行社投资经营理念
一、中国旅行社的投资经营理念
由于我国对旅行社性质的界定经历了事业----行政机关----企业的更替,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行社才逐步走向企业化和市场化。其投资经营理念有着较强的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特征:
1、投资主体的行业进入带有明显的政府行为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官员的行政偏好取代了企业家的市场偏好。
实证:我国四大投资来源的旅行社
(1)由原来承担外事接待任务的机关和事业单位转化而成的旅行社。例如:中旅、国旅;
(2)改革之初,入境旅游大发展时期,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出于发展三产、发挥部门权力优势,寻求部门利益和分流人员等原因发展而成的旅行社。例如:中青旅(共青团中央)、康辉(中国残疾人基金会);
(3)一些大型企业出于多元化发展战略设立的旅行社。例如:招商国旅;
(4)社会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而成旅行社。
由于发展初期的旅行社业不允许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资金进入,而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和较低的市场进入壁垒又促使他们进入,从而形成一个特殊的旅行社群体。例如,成都友好旅游公司原是成都旅游协会1989年7月申请注册的属于全民所有的三类社,但实际上国家没投入一分钱。这种产权的名实背离,既是造成行业管理措施无法落实,也是导致企业管理模式科学化进程中的产权障碍。
2、旅行社产品和产品要素的市场化进程不同步,导致具有成本和资源垄断优势的要素供给方大量进入旅行社业。
近年来,旅行社生产能力的增长点主要来自铁路等运输企业和一些各级政府部门的附属产业群,其共同特点是投资母体在市场上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或具有某种行政权力。在价格管理的作用下,这些投资主体的产品价格往往低于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资源利用旅行社,就成为其可控优势资源转化为现实收益和解决内部富余人员分流的理性选择。
3、在行业进入技术和进入资金壁垒相对较低的条件下,一部分投资主体可能以“战略占有”、“资产转移”为投资目的,在客观上形成“亏损性进入”、“亏损性占有”。
4、在资产运作方面,中国旅行社还处于“小、散、乱、差”的发展时期,无法通过资本运作来实现投资的规模化运营。
例如:1996年全国共有各类旅行社4252家,全行业营业收入总额为200.4亿元人民币,只相当于美国最大旅行社(美国运通公司)1994营业额的年分之一。
二、发达国家旅行社业的投资理念
进入旅行社业的资本主要是在寻求最大化收益的内在规律作用下,由资本的人格化主体-----企业家投入的。其进入和退出政府很少干预。
市场机制对资源调节的基本规律:行业平均利润与其他行业平均利润的比较。

第二章  旅行社管理基础
第一节 旅行社的设立
旅行社的设立是旅行社管理的开始。在涉足旅行社行业以前,应该充分考虑旅行社工作的特点以及由此决定的旅行社的职业要求,并据此作出理性的职业选择。作为经营管理人员,在旅行社的创办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影响旅行社设立的内外部因素,精心设计旅行社的组织结构,并充分考虑行业组织对本旅行社发展的影响。
一、旅行社的职业要求
1、旅行社的工作特点
(1)服务的直接性
服务性产品的根本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面对面的服务-----没有改错的机会。
(2)业务的实效性
▲旅游产品的季节性
▲国际惯例要求规定时间报出第二季度的价格,并在24小时内确认询价。
▲旅游过程表现为各部门为旅游提供流水线式的服务过程,任何环节的延误、差错都将影响下一环节的服务
(3)工作的烦琐性
▲涉及面广
▲对象变化大
(4)知识的广博性
▲咨询职能-----为游客提供旅游决策所需的各种旅游信息
▲导游员是目的地文化的传播者,要求其文化素养高。
(5)联系的广泛性
旅行社产品的综合性特点,使旅行社必须与众多旅游要素企业和部门,以及与旅行社业务有关的行业和部门联系。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