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11、被告负主要举证责任原则具体内容
①更符合行政诉讼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免受行政机关不法行为侵害的主要目的。②行政机关负主要举证责任更符合依法行政这一行政活动的基本原则。
12、不调解原则具体内容
①行政相对方一方享有处分其实体权利和诉讼自由的权利,但行政机关一方在多数情况下,并享有这类权力,即行政机关无权处分其法定职权。②对行政诉讼进行调解,对行政相对方也是不公平的。
13、合理性审查原则内容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14、有限变更原则内容
有限变更原则在我国具体是指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应予尊重,一般不得变更,只是对于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判决变更。
15、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确定方式
①概括式,是指由统一的行政诉讼法典对法院的受案范围作出原则性的概括规定,凡在概括规定范围内的行政争议,均可由法院受理。②列举式,是指法律明确规定那些行政案件归或不归法院或行政法院主管方式。③结合式,又称相对概括式,是指法律对行政案件作出种类区分,对其中的某一种或某几种采取概括式规定,对另一种或几种采取列举式规定,或法律作出列举式规定时又对某部分采取概括式规定。
16、行政行为可以被起诉的条件
①行政行为是具有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和个人所实施的行为,而不必必须是行政机关所实施的行为。②必须与其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有关,这个条件的设定目的在于把被告的民事行为排除在行政诉讼之外。③无论是针对特定的人,还是特定的事项,只要具备一项就可以告诉。④对行政相对方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
17、我国行政诉讼的具体受案范围
①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案件。②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案件。③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定经营自主权的案件。④认为行政机关对要求颁发许可证和执照的申请予以拒绝或不予以答复的案件。⑤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的案件。⑥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抚恤金的案件。⑦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案件。⑧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案件。⑨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起诉的其他行政案件。
18、法院不予受理的事项
①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②抽象行政行为。③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④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⑤依照刑事诉讼法明确授权的刑事司法行为。⑥调解行为。⑦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⑧行政指导行为。⑨重复处理行为。⑩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19、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①确认发明专利权的行政案件和海关处理的行政案件。②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一级人民政府多做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③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20、地域管辖的详细内容
①一般地地域管辖。②特殊地域管辖。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