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1、简要说明工作时间的特征。(2012.4)
(1)它具有较强的法定性
即工作时间最长限度由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劳动不得超过法定最高工时。
(2)它是履行劳动义务和计发劳动报酬的依据
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依法规定的时间从事生产或工作,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发劳动报酬。
(3)它是实际工作时间与有关活动时间的总和
工作时间不仅包括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还包括生产或工作的准备时间、结束前的整理与交接时间,以及工间休息时间、女职工哺乳时间、行政活动时间、工会活动时间、出差时间、履行社会职责的时间等。
2、简要说明欠薪支付保障措施。(2012.4)
(1)欠薪索赔优先权 是指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对欠薪单位就其欠薪优先索赔的权利。
(2)欠薪保障基金 凡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均需缴纳一定的欠薪保障费,加上财政补贴、欠薪保障基金的合法利息以及接受的合法捐赠组成欠薪保障基金的资金,企业缴费后,如发生歇业、破产或业主逃匿等情况,因此而拖欠员工工资的,即可申请垫付欠薪。
(3)欠薪报告和欠薪预警制度 企业欠薪报告制度,是指企业发生拖欠职工工资情况后,必须向劳动保障部门填报《企业欠薪情况报告书》的制度。
3、简要说明我国工会的职能。(2012.4)
(1)维权职能: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2)参与职能:工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以及本企业的有关事务,协调人民政府开展工作,从而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3)组织职能:工会组织职工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民主权利,参加本单位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发动和组织职工努力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技术协作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发展社会生产力。
(4)教育职能;工会动员和教育职工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劳动,爱护国家和企业财产,遵守劳动纪律。
4、简要说明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义务(2012.7)
(1)全面履行劳动义务。(2)不断提高劳动技能。(3)认真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范。(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5)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5、简要说明实行生育保险制度的意义(2012.7)
(1)保障生育女职工和婴儿的身体健康,促进优生优育。
(2)实行生育保险是对妇女生育价值的认可。
(3)有助于妇女解放,实现男女平等。
6、简要说明政府作为就业促进的最主要义务主体的理由。(2012.7)
(1)这是劳动力市场健康运行的必然要求。
(2)这是控制失业率、维护社会全安的需求。
(3)这是解决我国人口大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必然要求。
7、简要说明劳动就业的特征。(2013.4)
(1)就业的主体必须符合法定的就业年龄
(2)就业的主体必须具有劳动能力
(3)就业必须是出自就业主体的自愿
(4)就业必须是一种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或有益于社会的劳动
(5)就业必须使就业主体能够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8、简要说明工会在参与劳动关系协调中的权利和义务。(2013.4)
(1)参加劳动关系三方协商组织
《工会法》第 34 条第 2 款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
(2)代表职工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工会法》第 6 条第 2 款规定,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工会法》第 20 条规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企业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企业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请仲裁,仲裁机构不予受理或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工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参与企、事业单位停工、怠工事件的协调处理
《工会法》第 27 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发生停工、怠工事件,工会应当代表职工同企业、事业单位或者有关方面协商,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并提出解决意见。对于职工的合理要求,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予以解决。工会协助企业、事业单位做好工作,尽快恢复生产、工作秩序。
(5)参加劳动争议的调解和仲裁
《工会法》第 28 条规定,工会参加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地方劳动争议仲裁组织应当有同级工会代表参加。《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也有同样的规定。
9、简要说明我国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参考因素。(2013.4)
(1)劳动着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这是最低工资确定中的核心考量因素,也是最低工资制度的立法宗旨。
(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最低工资应该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但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我国各地方有较小范围的差别。我国最低工资占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一般在 340/0 -36%之间。
(3)劳动生产率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劳动生产率是有差异的,由此决定了最低工资水平的差异性。
(4)就业状况
劳动力供求既反映了工资的基本水平,也反映了经济的运行状况。
(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由于最低工资的基本生活保障作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消费品物价水平的不同,由此也决定了最低工资的差异水平。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