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9年4月自考《劳动法》考试重点题型二

发表时间:2019-03-08 13:39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18、劳动法律关系(2014.4)
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劳动关系为劳动法调整的结果。

19、工作时间(2014.4)
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在一个昼夜或一周之内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

20、劳动合同的终止(2014.4)
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因法律规定的法律事实产生或出现,从而消灭劳动合同所确定的权利义务。

21、就业援助的对象(2014.10)
就业援助的对象是指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

22、生育保险(2014.10)
生育保险是指妇女劳动者因为怀孕、分娩而暂时中断劳动时,获得生活保障或者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生育保险提供的生活保障和物质保障通常由现金补助和实物供给两部分组成。

23、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2014.10)
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是指通过立法规定的,在我国境内的一切生产性建设项目的安全卫生设施,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制度。

24、不定时工作时间(2014.10)
不定时工作时间指根据法律规定在特殊条件下实行的,每日无固定下作时间,是适用于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劳动者的一种工作时间安排。

25、失业保险(2015.4)
是指劳动者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情况下,在法定期间内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6、职业技能鉴定(2015.4)
职业技能鉴定: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认定的 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的活动。

27、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2015.4)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与劳动法律关系,享受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当事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构成劳动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素,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28、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2015.4)
双方当事人把完成某一项工作或劳动任务作为劳动关系的存续期间,约定侄务完成后合同即自行终止的劳动合同。

29、职业病(2015.10)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0、养老保险(2015.10,2016.4)
养老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年老或病残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劳动岗位后,从国家和社会获得转质补偿和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31、劳动法律事实(2015.10)
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一切客观情况。劳动法律事实按照它们的发生是否以行为人的意志为转移,分为行为和事件两大类。

32、工资(2015.10)
工资也称薪金,是指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义务获得的,用人单位依法或约定方式向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

33、最低工资(2016.4)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34、劳动合同(2016.4)
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35、劳动就业(2016.4)
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某种具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

36、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016.10)
安全生产责任到度是根据我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

37、劳动关系(2017.4)
劳动法中所称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