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9年4月自考《管理心理学》考试重点五

发表时间:2019-03-06 16:24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61.应激包括聱戒、抵抗和衰竭三个阶段。聱戒反应即生物有机体自身会动员起夹进行适应性的防御反应,也称动员阶段。 所谓抵抗阶段是指有机体在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以后,就会出现心律和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含量增加等变化,这样能 够充分动员体内的潜能应付环境变化刺激的威胁,所以抵抗阶段也称抵御反应期。所谓衰竭阶段是指紧张刺激所指的威 胁继续存在或躯体仍然像存在着威胁那样进行反应,抵御就会持续下去,于是机体的适应能力可能耗尽,最后出现崩溃,导致疾病发生,故衰竭期也称适应性疾病发生期。
 
62.情商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移情能力、社交技巧。
 
63.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生理调节、情绪体验的调节、行为调节、认知调节、和谐人际关系的调节。
 
64.正式团体是由组织正式设立并有明文规定的团体。这种团体是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达到组织的特殊目标设立。非正式 团体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组织程序和明文规定的团体。
 
65. 固定性团体是长期存在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组织形态,其组织形态、团体结构相对稳定,一般多指正式团体。临时性团体 是指为完成某一临时任务而形成的团体,任务一旦完成,活动宣告结束,团体自行解散。
 
66. 临时性团体可能是正是团体,也 可能是非正式团体。
 
67.团队对个体的作用表现在:满足成员的需要、满足成员的归属需要和社会交往需要、满足成员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 需要,以及责任感和尊重的需要、增强成员的信心和力量。
 
68.社会助长效应是指由于团体其他成员在场,消除了单调情境,激发了工作动机,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69.人们在单独情境下个体差异大,而在团体中,由于有行为的常模和团体规范的制约和影响,个体行为差异明显变小, 使大家对事物有大体一致的看法,对工作有一定标准。这种团体成员的行为趋向同一标准的倾向,称为社会标准化倾向。
 
70.社会顾虎倾向也称社会干扰现象,指个体在大众面前,由于心理不自在,其行为表现拘谨,反应效果下降的现象。
 
71.社会惰化现象即指与一个人单独工作相比,当人们作为团体的一个成员工作时,其工作动机、努力水平、个人责任与 工作绩效有可能下降的趋势。这也是责任扩散的原因所致。
 
72.从众行为是个体在团队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团体压力的影响,促使其行为与团体行为相一致的现象。
 
73.士气只是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之一,还不是充分条件。
 
74.团体规范的类型:团体绩效规范、团体形象规范、社交约定规范、资源分配规范等。
 
75. 沟通程序的六种基本要素:信息发出者、信息编码、信息传播通道、信息接收者、译码、收信者的反应。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