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9年4月自考《美学》章节知识八

发表时间:2019-01-24 11:52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六章

一、中西美育观的源流
(一)中国美育思想简述
1、“乐化”。 
2、建安时期,徐幹首次提到了“美育”一词
3、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便是朱熹“消融查滓”的过程 
4、近代,美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蔡元培、梁启超、王国维
(二)西方美育思想简述 
1、古希腊罗马是西方美育思想的最早开端。
2、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是柏拉图。 
3、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谈到文艺的功能时,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原则。
4、1795年席勒发表《美育书简》,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正式出现了。 
5、马克思从对异化现实的批判出发,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确立美育的基本任务。
 
二、美育的内涵和特点
(一)有关美育的三种历史观点:
1、美育是人格教育。 
2、美育是情感教育。 
3、美育是艺术教育。
(二)界定美育的三原则
1、美育内涵的确定应该体现手段与效果相一致的原则。
2、应遵循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兼顾的原则。 
3、还应遵循独特性的原则。
(三)美育的内涵: 
1、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2、关键词:直接作用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塑造人,提升人生境界定向教育
(四)美育的特点:
1、诉诸感性
◆因为审美对象首先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具有吸引力的感性对象。
◆由于诉诸感性,不需要进行直接的推理和深刻的理解,因而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价值。
2、潜移默化
3、能动性 
审美活动本身不仅是一种消极的享受,更体现了主体的内在追求。
 
三、美育的功能和目的
(一)美育的功能 
1、怡情养性
它是对人的精神领域进行一种调节,从而达到心理的平衡、人格的完善。 
2、化性起伪 
荀子以“化性起伪”来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从中也体现了美育的功能。 
审美活动本身就在陶冶着主体的性情,审美的过程就是主体心灵受到感化的过程。
(二)美育的目的  
1、培养人,发展人
2、美育必须依存于审美活动,美育与审美活动是一种同源共生的关系。
◆对美的不同理解直接规定着不同美育理论对审美教育目的的不同设定。
◆我们认为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实践。
◆把美理解为一种自由人生境界的感性显现。
3、美育根本上就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的教育
◆美的形式的教育。属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审美理想的教育。要求把审美的自由人生境界转化为受教者自觉的价值追求,体现着美育的根本主旨。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