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61、(P29)教学是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62、(单)古罗马的昆体良比较明确而具体地提出了摹仿——讲述——练习三个顺序渐进的学习过程理论,这一学习过程理论注重直观,重视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西方教学过程理论到赫尔巴特才日臻完善。他把教学过程划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这一理论对指导和改进教学实践起了积极作用,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被他的学生席勒和莱因加以发展,变为五阶段,即分析——综合——联合——系统——方法,或分为预备、提示、连结、总括、应用五阶段。
63、20世纪初,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思维教学五步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推论评断——验证结论)。
64、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了知觉具体事物,理解事物的特点、关系或联系,形成概念,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实践应用等六个环节的教学过程。
65、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学论专家赞科夫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即现有发展水平于潜在发展水平。
*66、(多P169)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㈠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的共同特征是以语言为传递教学信息的主要手段,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等。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一般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方法。
讲授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单位里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系统知识。
㈡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㈢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67、(多P171)目前采取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班级授课、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
68、班级授课制也称班级教学,是根据年龄或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至今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69、最先在理论上确立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70、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始于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71、班级授课制的具体形式可分为三种:第一是全班上课。第二是班内小组教学。第三是班内个别教学。
72、(分类及概念了解略P174)
中等学校教学评价方法按照评价的目标来分可分为三种,即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73、(多)教学评价可使用的工具很多,常用的几种有考试、测验、座谈和问卷。
74、备课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学前的备课,它的作用在于明确整个学年或学期教学工作的范围和任务,并做出通盘安排。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总的说明,内容包括课程、教材、学生基本情况的分析、目的要求、教学总时数、预定复习和考试、考察时间;二是教学进度计划表。第二阶段是单元备课。第三阶段是每节课之前的课时备课,制定具体的课时计划。
75、所谓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它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运用系统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机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整体安排教学的相关要素,对教什么、怎么教、达到什么结果而进行的教学构想或策划。
76、上课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校教学工作程序的重要环节。(P178)
77、学业成绩评定的方式主要有日常检查、考查、考试或测验等。
78、德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
79、德育目的制约影响着德育的全过程。它决定着德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的选择与确定。
80、“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总体上反映了我国的德育目的。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