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 择
1、(P1)对本书的体系进行了一个陈述:
2、不能把中等学校教育学等同于学科教育学。
3、*中等教育是指整个中等学校教育,既包括普通中学,也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等。
4、(P4)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生活在春秋末期,教书授徒达40年。他首创私学,创立了儒学,删订《六经》。《六经》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课程与教材来源。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现在《论语》中,这部著作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5、《学记》论述了一系列重要的教育问题。“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道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大学》,它是一篇专门论述古代大学教育的专著,被后人称为大学教育的“三大纲领,八条目”,影响深远。
*6、(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有古代罗马的教育家西塞罗和昆体良等。苏格拉底一生致力于青年教育,他首创的苏格拉底产婆术即启发法影响至今。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的代表作是《理想国》,包括教育对国家、政治的影响,理想的教育体系等。亚里士多德是古代希腊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教育学思想主要见于他的《政治学》和《伦理学》。
7、西塞罗的代表作为《论雄辩家》,西方教学专著最早的是昆体良的代表作为《雄辩术原理》。
8、教育学的体系化阶段:其中主要是实证的方法。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陶行知是我国“五四”运动以后最有影响的、著名的教育家。他师从杜威,提出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
9、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布卢姆他的贡献在于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心因动作领域目标三大类;1960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了他的《教育过程》这本著作。他指出学习一门学科就是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10、在研究教育的起源问题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①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利多尔诺和英国的教育家饰西·能,他们都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自发的本能;②心理起源论,以美国教育家孟禄为代表,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最初原始人类的那种具有教育意味的无意识模仿;③社会实践起源论,这一观点是我国学者提出的一种观点,他们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的社会实践或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
11、(P17)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教育本身独有的基本特点。
12、初级中等教育(初中)、高级中等教育(高中)所承担的任务基本相同。它们都是为高一级学校培养、输送合格的新生。
13、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14、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5、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它既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时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条件。
16、教育的历史形态中
原始教育的特点:第一,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第二,教育内容的贫乏性;第三,教育的平等性。
*17、(多、辨)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遗传、环境、教育以及各体的主观能动性。
18、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能给人的发展以一定影响的外部世界。
*19、(单、辨)在思维能力方面,少年期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其中具体形象思维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20、(单)中等教育中的高中阶段的教育对象是处于青年初期(15、16~17、18岁)的学生。这一时期是个体在生理、心理上接近成熟的时期,也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