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9年1月自考《社会保障法》重点论述题十四

发表时间:2018-12-27 16:52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论社会福利制度的意义
社会福利是国家对国民收人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它使社会成员除劳动收入以外,可以均等地获得国家提供的各种福利设施和服务,因此社会福利是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成果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国家为社会弱者和有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带有福利性的收入保障和服务保障。
1.举办社会福利,有利于实现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国家举办社会福利事业,为劳动者提供生产必需的设施和服务,有利于实现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众多的高质量的劳动力,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
2.举办社会福利,有利于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通过举办社会福利,由国家发展社会公共福利设施和提供福利性补贴,使社会成员共同受益,以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
3.社会福利制度可以保证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人,而不管他们是否具有劳动能力,是否具有财产以及财产的市场价值,特别是对无劳动能力也无任何财产收入者的生活、居住、医疗、教育等基本条件有了相当的保障。
4.社会福利制度可以使个人和家庭能够应付生病、年老和失业等“社会意外事件”,以期减少个人和家庭的不安全感,使人民获得更大的“身心健康”。
5.社会福利制度可以保证在一定的社会服务领域范围内,向所有公民提供其所能得到的最好服务,而不管他们具有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如何。
6.社会福利制度可以保护妇女和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健康,保护老年人、残疾人。
7.社会福利制度可以保证全体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论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主要的发展方向是:
1.尽快实现福利社会化。政府在自身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同时,应尽量实现服务对象的社会化,资金来源的社会化,服务设施的社会化,组织管理的社会化。也只有社会福利走向社会化,才有可能真正解决目前我国存在的企业办社会的问题。
2.改变现行国家举办社会福利的方针,将我国的社会福利变成特定社会群体的普遍性社会福利。进一步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将慈善性的社会福利发展为按不同的社会群体划分的老年人福利、妇女福利、未成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等,针对的对象普遍化和群体化将是中国福利事业走向成熟的标志,
3.改变现行的职业福利,建立现代化的住房福利和妇女福利。住房福利今后应成为社会化福利的专门项目,由政府统一管理,由社会化的经办机构统一组织。
4,完善社会补贴和教育福利制度。一方面国家应将社会补贴列入预算,定期公布并逐步通过将社会补贴变成工资性补贴等措施来削减社会补贴。另一方面教育福利应纳入国家新型社会福利体系,使拨款与筹资渠道制度化、福利待遇规范化。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