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行政职能
(一)行政职能
1、特点:1执行性 2整体性 3多样性 4动态性
2、研究意义:
①对于合理地确定行政活动的方向和重点有重要意义
②对于行政组织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③对于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有着重要意义
④对于促进行政效率和效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行政职能的发展:
1、弱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
特点:政府职能非常有限,政府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其作用只限于为私人企业
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提供有限的公共物品。
积极意义:它适应了自由资本主义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消极意义:导致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
2、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
特点:①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
A: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B、兴办国有企业
C、加强对企业的规范和管制
D、拓展还表现在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加强。
②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方式更加复杂多样:
A、广泛使用法律手段
B、使用计划手段
C、制定产业政策
D、采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
E、采取直接的行动手段
积极意义: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指导下,战后西方各国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普遍
采取大规模积极干预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20世纪50-60年代
的经济繁荣。
消极意义:出现新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同时出现,形成了所谓“滞
胀”现象。
3、有限政府时期政府的行政职能
发展趋势:
1、 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观管理,
2、 政府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3、 推进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三种形式)
A、 政府业务合同出租
B、 以私补公、打破垄断,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
C、 公共服务社会化。
(三)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
1、特征:①集中计划管理 ②微观直接管理 ③片面强调政治职能
2、主要弊端:①造成政府机构膨胀 ②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③企业和社会缺乏动力机制 ④容易产生腐败
(四)行政职能转变
1、必要性
①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②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③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④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⑤是机构改革的动因的基础
2、主要内容
①职能重点的转变:各级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政府职能重心的根
本转变
②职能方式的转变:
a、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并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结合起来
b、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c、由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向以市场为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③职能关系的转变:
a、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地方政府与下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
b、理顺政企关系
c、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d、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e、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