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生威胁的条件与因素:(1)权利因素(2)沟通渠道因素(3)可置信性。
2.
应对谈判威胁的技巧:先斩后奏、逆流而上、假装糊涂、晓以利害。
3.
谈判者必须掌握的处理谈判僵局的能力:(1)利用谈判僵局促使对方接受自己的条件(2)了解谈判僵局产生的原因(3)避免僵局出现(4)打破谈判僵局以取得有利的结果。
4.
谈判者在谈判过程中制造僵局,主要试图达到以下两个目的:(1)改变已有的谈判形势(2)争取有利的谈判条件。
5.
制造谈判僵局的技巧:(1)制造僵局之前,应考虑自己是否有顺利地打破僵局能力(2)能够从对方行为中找到某些僵局形成的原因(3)确保僵局的形成不是因为对对方的人身攻击(4)在制造僵局之前,谈判代表应确信能够得到己方高层领导的支持。
6.
谈判僵局的产生来自三个方面:自己制造的僵局、对方制造的僵局、由于双方的原因产生的僵局。
7.
谈判僵局产生的原因:(1)主观偏见(2)客观障碍(3)行为失误(4)偶发因素(5)施加威胁。
8. 打破谈判僵局的策略性手段:(1)权力性推动,三种方法:信息推动、压力推动、寻求第三方的支持(2)程序性推动,改变谈判议题、改变谈判日期、更换谈判人员(3)尊重性推动。
9. 谈判沟通与促销沟通的异同:一、共同点:(1)两种类型的沟通都是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不断发出信息和接受信息的过程(2)两类沟通的目的是一致的(3)在两种类型的沟通中,沟通都只是意味着相互之间交换信息,并不意味着相互间已经理解对方的意图,更不意味着相互接受对方的观点,沟通可能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结果(4)沟通的效果通常都主要取决于沟通过程中的译出和译入是否一致,即信息的接受者是否如信息发出者所期望的那样接受所发出的信息(5)在一定意义上,两种类型的沟通都是不可逆的,从而需要沟通者对沟通进行认真的构思和设计。二、差异:(1)谈判中的沟通比促销中的沟通更为直接(2)促销中的沟通通常是一个企业与一个消费者群体或一个细分市场之间的沟通,而谈判中沟通通常是双方有限的谈判人员之间的沟通(3)与促销过程中的沟通相比,谈判中的沟通有更多的双向交流(4)在谈判,特别是面对面的谈判中,谈判者通常都面临着较大的时限压力,即指因谈判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出相关决策,并对所有决策承担一定责任而产生的压力。
10.
时限压力产生的三个要素:时间约束、决策权限、决策风险。
11.
谈判沟通过程:设定目标-沟通设计-面对面交流-评价。
12.
谈判沟通要素:传播关系、传播行为、传播符号、传播媒介。
13.
谈判沟通原则(为了实现有效的谈判沟通,谈判者应当把握以下原则):(1)明确沟通目标(2)要有充分的沟通准备(3)沟通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一致性(4)不断检验已经进行的沟通的效果(5)做优秀的听众。
14.
谈判过程中沟通的总体目标:传递信息、获取信息、建立相互信任关系、达成理解、提高效率。
15.
倾听作用:(1)听是获取信息的最基本的手段(2)在谈判过程中对听的处理本身也可以向对方传递一定的信息。
16.
听的类型与效果:(1)听见(2)信息收集(3)防御性的听(4)进攻性的听(5)礼貌性的听(6)积极的倾听。
17.
有效倾听的障碍:精力的限制、个性、语言知识和能力、嘈杂的环境。
18.
倾听的障碍:(1)耐心地听(2)对对方的发言作出积极回应(3)主动地听(4)作适当的记录(5)结合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理解所听到的信息。
19.
提高提问效果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三个问题:问什么、何时问、怎样问。
20.
提出的问题应遵循原则:针对性、客观性、逻辑性。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