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9年1月自考《新闻心理学》章节重点三

发表时间:2018-11-23 14:56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三章  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


名词解释

★★★1、心理素质:指人们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顺利地完成任务而在心理方面应具备的基本品质或基本条件。

★★2、智力:是大脑的一种心理潜能,是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言语表达能力诸因素的有机结合。

★★3、能力:是智力在一定条件下开发和发展的一种心理特征,是指人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特征。

★★★4、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时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它是由动机、信念、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心理要素组成的。

★★5、动机:又叫“内驱力”,是发动行为使其为达到某种目的的内部心理动力,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激发与导向作用。

★★6、情绪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对新闻工作者智力的激发、选择和调节作用。

★★7、道德情感:属于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它是和人们已有的道德观念相联系的。当客观事物符合人们的道德观念时,主体就会产生一种肯定的、愉快的情感体验。由于道德观念的殊异将会导致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件的不同的价值取向。

★★8、情绪智力: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9、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并且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本质特征,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制约作用。

10、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总的看法,它处于性格的最高层次,并对个性心理特征中的其他两个组成部分--气质、能力(内含智力)--具有统帅性的作用。它最能体现一个人真实的精神面貌。


、简答题

★★1、简述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现象(活动)的构成
参考答案:作为新闻工作者,应具备有人的全部的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活动)的构成通常有两种表述方法:一种是分为三个部分,即: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另一种是分为两类,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指认识过程中的诸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

★★★2、简述心理素质的含义及其模型构成。
参考答案:(1)心理素质,是指人们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顺利地完成任务而在心理方面应具备的基本品质或基本条件。(2)跨世纪人才必备的心理模型由从内隐到外显的四大心理系统构成:①最内层的心向系统,包括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等6种心向;②次内层的心态系统,包括自立、敬业、竞争等8种心态;③次外层的能力系统,包括观察、创造、抗挫折等12种能力;④最外层的行为习惯系统,包括生活上的自理、行动上自律、决策上自主等8种行为习惯。

★★★3、新闻工作者的智力因素通常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新闻工作者的智力因素包括人的心理现象中的认识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和能力部分,具体到新闻职业对新闻工作者的特殊要求看,可以归纳为::写作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观察力、预测力、新闻敏感等。在这些外显的能力背后起作用的是人的智力,即以思维能力为中心的认知能力。

★★4、简述智力与能力的内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1)智力是大脑的一种心理潜能,是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诸因素的有机结合。(2)能力是智力在一定条件下开发和发展的一种心理特征,是指人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特征。(3)智力和能力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维系着一种内隐和外观的辨证关系。

★★5、简述新闻工作者智力因素的功能?
参考答案:新闻工作者智力因素对其新闻实践活动起着执行操作系统的作用,即对所接受的新闻素材起着接受、加工、处理、掌握的作用,使其得以完成新闻活动。

★★★★6、什么是非智力因素?探讨非智力因素对新闻工作者的影响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1)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时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它是由动机、信念、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心理要素组成的。(2)探讨非智力因素对于新闻工作者的影响,有助于选拔和培养新闻人才;有助于新闻工作者自觉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智;有助于新闻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7、简述新闻工作者的非智力因素的构成?
参考答案:(1)从总体上看,新闻工作者的非智力因素包括人的心理现象中的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部分。(2)具体到新闻职业队新闻工作者特殊的要求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动机、信念、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心理要素,以及激情、毅力、成就感、责任感、正义感、冒险精神、好奇心、勤奋、谦虚、谨慎、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等要素。

★★★8、简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参考答案:(1)智力因素基本上属于先天形成,后天知识开发的问题;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有赖于后天的培养。(2)智力因素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执行操作系统的作用,即对所接受的新闻素材起着接受、加工、处理、掌握的作用;而非智力因素则是动力调节系统,它对智力活动起着始动、定向、维持、调节的作用。(3)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各种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离开了非智力因素,人的智力活动难以显现出来;但若失去了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也就失去了启动、引导、强化、调节的对象。


论述

★★1、试论动机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或的激发与导向作用。
参考答案:(1)动机,是发动行为使其为达到某种目的的内部心理动力,或日内驱力。动机这种非智力因素对人们智力活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内驱力的方向即目标导向上。(2)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各种生理的、物质的、精神的需要,但它必须在人的某种需要与某个具体目标相结合时,才能使人跃跃欲试并产生朝向目标的动力。这个动力会激发人们的智力活动。(3) 由于人的需要层次及追求目标有高低之分,所以二者相结合形成的动机也会有差异。这种差异表现有二:一是有强有弱;二是有正有负。如为谋取个人名利的需要所产生的动机,可以是很强的也可以是很弱的。但无论动机强还是弱,由于谋取个人名利属于低层次的需要,因而由其产生的动机的方向从对人民的利益而言就是负方向。高层次的需要(视党和人民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一旦与合适的目标相结合就会产生正向的强大的动力,推动新闻工作者为党的新闻事业充分发挥其才智。(4)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都有一颗忠于党的新闻事业的心。他们经过长期艰苦的新闻实践的锻炼,已逐步将党和人民的需要视为自己的需要,并带着这种需要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去捕捉那些有益于社会的目标。久而久之,由这种需要和目标相结合而产生的积极的动机就会形成一种定势,并最终内化为主体人格的一部分。这种动机往往不为主体所意识,一旦遇到合适的目标,就会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2、试论情绪情感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情绪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情感是主体认识结构中最活跃的、恒常的、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对新闻工作者智力的激发、选择和调节作用。
(1)情感是激发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催化剂新闻一快二新的特点,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较高的智力。然而智力因素只有经过情感的激发方可催化成最佳组合并发挥出最高的效能。徐迟同志写《哥德巴赫猜想》时,完全处于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之中。他“被生活和人物强烈感染”而达到了“下笔如有神”的境界。他认为“记者不被生活所激动、激动到身不由己、欣然命笔的程度,就不是好记者”。
(2)情感在新闻工作者的智力活动中的选择功能情感在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中的选择功能突出地反映在记者的道德感与对新闻的价值取向上。道德感属于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它是和人们已有的道德观念相联系的。当客观事物符合人们的道德观念时,主体就会产生一种肯定的、愉快的情感体验。由于道德观念的殊异将会导致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件的不同的价值取向。记者采写什么、从哪个角度去写是受其道德感制约的。同样,编辑选编什么样的稿件,把它安置在报纸的什么位置上,同样也要受到道德感的制约。
(3)情感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调节作用情感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某种稳定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如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控制着主体的认知活动;二是当情感与认知不协调时,需要调节自己的情感使之与认知相统一。为做到前者,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断培养自己热爱党、热爱人民、忠于党的新闻事业的思想感情。为做到后者,新闻工作者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第一,掌握好情感的度。第二,把握好情感在时空上的平衡。第三,寻找新闻工作与受众之间情感触发的敏感区,强化新闻传播的效果。
 
★★★3、为什么说意志对新闻工作者的智力活动有着特殊的意义?为培养意志和毅力,你认为特别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锻炼?
参考答案:(1)意志是人的智力活动的强化剂,凭借它的威力,人们得以反作用于环境并实现对客观世界的变革。意志对新闻工作者的智力活动同样有着强化作用。
(2)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靠意志力去强化智力活动具有更特殊的意义。这是与新闻工作的特点分不开的。和其他职业相此,新闻工作带有更大的冒险性和竞争性。
(3)为培养坚强的毅力,新闻工作者应特别注意:增强自控力自我控制是心理能动性的重要表现,它包括两个内容,一是遏制不符合目标需要的心理状态及活动的抑制性机能,二是激发和保持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探索、选择、排除干扰、坚持计划等活动所需要的积极进取性的心理状态和活动机制。遏制与激发这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遏制、控制是为了激发,为了以意志力去改造客观和人的主观世界。增强心理承受力新闻工作与其他职业相比,其心理承受力应当更高,因为新闻工作的服务对象最广泛。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看,可以说其服务对象是世界上所有的人,因此新闻工作者较之其他行业与人打交道的机会更频繁。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处理起来相当困难。尤其当记者为了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而与某些人的价值观或切身利益相冲突时,记者就难免遭致打击、报复、诬陷甚至危及生命。比如搞批评性报道往往给记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4、试述记者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具体表现,并结合实例说明探讨非智力因素对记者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1)新闻工作者的智力因素主要表现为:写作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观察力、预测力、新闻敏感等。(2)记者的非智力一般表现为:乐观、诚恳、适应力、严谨、精确、谦虚、坚忍不拔、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等。(3)智力因素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执行操作系统的作用,即对所接受的新闻素材起着接受、加工、处理、掌握的作用;而非智力因素则是动力调节系统,它对智力活动起着始动、定向、维持、调节的作用。(4)探讨非智力因素对于新闻工作者的影响,有助于选拔和培养新闻人才;有助于新闻工作者自觉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智;有助于新闻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5、试述性格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制约作用
参考答案: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并且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本质特征。性格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及影响的广度、深度是其他心理因素所不能比的。性格在形成中离不开人的智力活动,但它一旦形成就会对智力活动起到有力的制约作用。
首先,良好的性格特征有助于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表现及发展。我国著名的有贡献的新闻工作者有共同的优异的性格品质,他们有对祖国、对人民、对正义的事业、对新闻工作执著的爱及甘愿为之献身的精神;有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有自尊自强、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有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精神等等。这些优秀的性格品质无疑大大促进了他们智力的发挥。
其次,性格上的弱点常常成为新闻工作者智力表现和发展的障碍。软弱而缺乏自信、意志薄弱、懒惰马虎、情绪波动等性格特点常常成为一些新闻工作者一事无成的主观原因。
再有,性格特点有可能补偿智力的某些弱点。俗话说:"勤能补拙",就是说性格上的勤勉可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
正因为性格对人的智力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我们新闻工作者就应当自觉地培养自己优良的性格品质,限制性格中的弱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党的新闻事业做贡献。


应用分析题:

★★★1、试结合实例,分析说明非智力因素在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在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构成中,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1)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时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它是由动机、信念、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心理要素组成的。(2)非智力因素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所起的作用,具体来说有:动机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激发与导向作用;情感对新闻工作者智力的激发、选择和调节作用;意志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强化作用;性格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制约作用。(3)探讨非智力因素对于新闻工作者的影响,有助于选拔和培养新闻人才;有助于新闻工作者自觉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智;有助于新闻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43、分析自己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特点、长处及不足,如何在新闻活动中扬长避短?
参考答案:(1)记者是社会活动家,必须具备政治家的头脑,科学家的冷静,文学家的语言,诗人般的激情。但由于每个人的经历、知趣、知识、性格(内向或外向)的不同,这就决定了每个记者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别。
(2)作为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必须树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信心,在新闻实践活动中,善于扬长避短。自觉运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在各种活动中互为影响,互为制约。自由负责运用,随机应变出击,捕捉有价值的新闻,写别人不敢写、不会写、没有写的文章,如徐迟同志在采访数学家陈景润教授时就是利用智力和非智力的相互调节,写出一鸣惊人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