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健康促进测量及其评价指标
健康促进测量指标分类及作用P92~93
健康促进结果评价的测量指标:
1.知、信、行的测量; 2.社会行动与影响的测量;
3.健康政策和组织实践的测量;
4.健康生活方式和条件的测量; 5.有效健康服务的测量;
6.健康环境的 测量; 7.社会结果的测量;
8.健康结果的测量; 9.能力建设结果测量。
健康促进测量常用指标
1.生理健康测量指标
1)生长发育指标:身高、体重、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
2)行为发展指标
3)营养摄入指标: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2.心理健康测量指标
1)人格;2)智力;3)情绪和情感;4)总体心理健康评价;
3.健康结果指标
1)发病率, 2)罹患率, 3)患病率, 4)死亡率, 5)围生期死亡率, 6)新生儿死亡率, 7)婴儿死亡率 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9)孕产妇死亡率, 10)病死率, 11)期望寿命
4.社会健康测量指标
1)行为模式:指个人为满足各种生理、社会的需求和达到特定目的等所形成的特定的模式,人类的行为都必须等到社会的允许与承认,都必须符合社会准则
2)生活方式:生活丰度、生活频度、个人活动谱、主导生活内容、不利于健康的活动、生活满意程度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3)人际关系
5.生活质量评价指标
1)主观评估指标:生活适应度、生活满意度
2)生存质量指标:失能(伤残)调整生命年、无残疾期望寿命、质量调整生存年、活动期望寿命
6.卫生政策指标
1)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对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
2)卫生资源分配的情况;
3)社区参与改善卫生状况的程度;
4)卫生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完善程度
7.社会经济测量指标
1)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2)人均居民收入;
3)人均住房面积及热量摄入量; 4)就业率和失业(待业)率;
5)15岁以上成人识字率; 6)人口自然增长率; 7)安全饮水普及率
8.卫生服务测量指标
1)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量指标; 2)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指标;
3)卫生资源指标 4)卫生服务费用指标
9.健康行为测量指标
常用的健康行为测量指标有吸烟率、人均烟草消耗率、饮酒率、人均酒精消耗量、未婚少女怀孕率。(记住公式)
健康促进测量指标的选择原则
1.目的性原则:要求在选择指标时,所选指标的应用范围、测量内容和测量时间与所要描述的健康状况相对应。
2.可行性原则
3.公认性原则:选有权威专家经常选用的或者事实上已为大家公认的指标。
4.系统性原则
5.发展性原则
6.科学性原则:客观性、特异性和灵敏性、稳定性和重现性、准确性和精密性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