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
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
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特点:1、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
2、以行为改变为主要目标,
3、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
4、注重计划的设计和效果的评价
健康教育的
研究领域非常广泛:
1.按目标人群或场所划分: 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职业人群健康教育等。
2.按教育目的或内容划分: 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人生三阶段的健康教育,营养健康教育,环境保护的健康教育,心理卫生教育,生殖健康教育等。
3.按业务技术或责任划分: 健康教育的行政管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健康教育的计划设计,健康教育人才培养,健康教育的评价等。
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
1.实态性调查研究:直接从自然存在的现象中,或从人们的认识和行为中搜集资料,记录事实,通过分析以找出其规律或发现问题。
2.分析研究
1)前瞻性调查: 2)回顾性调查:
3.社会调查研究:常用于健康教育需求评估及信息反馈。
1)选题小组工作法 2)专题小组讨论法
3) 特尔菲法(专家反馈咨询法):设计好调查问卷后寄送给专家进行评估打分,之后统计出得分情况,再返回专家进行评估而最终的出某事件调查结果的方法。
4)案例调查法:将来已经发生的事情写成案例,之后在对某事件进行调查时,直接参考该案例的方法。
5)观察法
二.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
1.实验研究法
2.准实验研究法
三.教育干预方法
1.信息传播法:通过访问、电视、报纸等宣传信息。
2.行为干预法:通过具体知道和技能训练,帮助、促使受教育者实现特定行为的改变。
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区别:健康教育是整个卫生事业的组织部分,而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措施。
1.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完整过程,卫生宣传多为宣传活动,缺乏计划与评价。
2、健康教育的核心是行为改变,卫生宣传多侧重卫生知识宣传。
3、健康教育中的信息传播为双向传播,而卫生宣传则是信息的单向传播。
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
内在联系
1.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基础,健康教育在健康促进中起主导作用;
2.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健康促进比叫抗教育更具有社会性,更为宏观。
健康促进所涉及的
五个主要活动领域:
1.制定能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2.创造支持的环境;
3.加强社区的行动;
4.发展个人技能;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基本特征:1、健康促进是为行为的改变提供各种支持环境
2、健康促进涉及整个人群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3、健康促进强调一级预防,甚至更早
4、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先导和基础
5、健康促进融主观和客观一体。
《渥太华宣言》指出的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
1.倡导:倡导政策支持,社会各界对健康措施的认同和卫生部门调整服务方向,激发社会关注和群众参与。
2.赋权:1)帮助群众具备正确的观念、科学的知识、可行的技能,激发其走想完全健康的潜力; 2)使群众获得控制那些影响自身家抗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 3)使社区的集体行动能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与社区健康和生活质量相关的因素。
3.协调:协调个人、社区、卫生机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在健康促进中的利益和行动。
健康促进的
核心策略—“社会动员”
1.社会动员的意义:社会动员把健康目标转化为社会目标与健康促进完全一致;社会动员采取的高效动员社会、政治和群众方面的策略与健康促进策略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共同体现了先进的公共卫生观念。
2.社会动员的层次:
1)领导层的动员
2)社区、家庭与个人参与的动员
3)非政府组织的动员
4)动员专业人员参与
3.社会动员的手段
1)利用社会市场学的技术: 2)信息的传播:
3)人员培训: 4)管理技术: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社会作用: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先导;
2.健康教育与促进能够有效地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能够有效预防与行为相关的传染病;
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
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广大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的重要渠道;
5.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能够适应人民群众对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任务:
1.主动争取和有效促进领导和决策层转变观念,从政策上对健康需求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动给予支持,并制定各项促进健康的政策;
2.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对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责任感;
3.创造有益于健康的外部环境,以广泛的联盟和支持系统为基础,与相关部门协作,共同努力逐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4.积极推动医疗部门观念与职能的转变,使医疗部门的作用向着提供健康服务的方向发展。
5.在全民中,尤其在广大农民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