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8年10月自考《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串讲—第四章

发表时间:2018-10-09 16:12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四章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


第一节  仓库概述
㈠仓库的概念与分类
⒈仓库的概念:英文是warehouse,指储存物品的场所。
⒉仓库的分类:
⑴根据仓库保管条件分类:①普通仓库:特征是常温,自然通风,通常不配备过多的储存设备。②专用仓库:专门用于储存某一类商品的仓库。比如粮仓,水上仓库等。③特种仓库:恒温恒湿仓库,冷藏冷冻仓库,化工危险品仓库。
⑵根据仓库的建筑结构不同分类:①单层仓库:只有一层,有效高度5—6米。优势是商品进出仓库方便但地面利用率低,浪费土地资源②多层仓库:也称为楼房库。与单层仓库相比优势是土地利用率比较高;缺点是商品进出库不方便③立体仓库:采用高层货架立体存放货物的仓库,也属于单层仓库,但是高度可达到50米④罐式仓库:又称筒仓,主要用于存放石油,天然气,液态化工品或者粮食,水泥等散装物品。筒仓分为农业筒仓和工业筒仓两大类。简易仓库:指一些临时代用地固定或活动的简易仓棚。
⑶根据仓库管理体制和使用对象的不同的分类:①自营仓库定义为:由企业或各类组织自营自管,为自身的货物提供储存服务的仓库。②公共仓库定义为:面向社会提供货物存储服务,并收取费用的仓库。③保税仓库定义为:经海关核准的并在海关监管下,专门存放已入境但暂时未纳进口税或者未领进口许可证的货物,在海关规定的存储期内复运出境或办理正式进口手续的专用仓库。
⒊自动化立体仓库:分为五个阶段。①人工仓储技术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依靠人工来完成的。②机械化仓储技术阶段:这阶段是依靠机械完成的。③自动化仓储技术阶段:这阶段采用自动引导小车,自动货架,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系统等被称为“自动化孤岛”④集成自动化仓储技术阶段:这阶段吧各项孤立自动化技术和设备集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系统,以提高总体效益。⑤智能自动化仓储技术阶段:目前这一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它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⑵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特点:①用高层货架存储商品。②自动存取。③计算机控制。
⑶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分类:①根据建筑形式的不同,可把立体仓库分为一体式和分离式。②根据高层货架的构造形式,可把立体仓库分为单元货格式,贯通式,垂直循环式和水平循环式。③根据立体仓库的作业方式,可把立体仓库分为以整个货物单元存取式和拣选式。

㈡仓库的功能:
⒈经济功能:①仓库通过共同配送实现物流总成本的降低。②仓库通过发挥中转功能实现了物流总成本的降低。③仓库可通过发挥流通加工实现物流总成本的降低。④仓库可通过发挥季节性储存的功能实现物流总成本的降低。
⒉服务功能:①就近储存。②提高企业的市场形象。

㈢仓库储存能力:仓库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商品的储存服务,因此准确地计算出仓库的储存能力是做好服务的前提条件。
影响仓库储存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⑴仓库储存面积⑵地坪承受能力⑶商品允许堆码的高度。

㈣商品保管合同:是一种经济合同,它是出货方和保管方为了加速商品流通,妥善保管商品,提高经济效益而签订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P144

㈤仓储方案的选择
⒈仓储可选方案,⑴自用仓库:①易于控制②业务灵活③成本低④提高企业的市场形象。  ⑵公共仓库:①节省投资②规模效益③地点灵活公共仓库。⑶租凭仓库:通常是指电子商务企业与仓库的拥有者签订租凭协议的仓库。
⒉仓储方案的选择,电子商务企业在选择仓储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①成本因素②作业因素③位置因素④规模因素⑤形象因素。


第二节 仓库作业管理
㈠仓库作业过程管理
⒈仓库作业过程分析:仓库作业过程由商品入库,商品保管和商品出库3大作业阶段组成。
仓库作业中始终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仓库作业技术和仓库作业组织。
⒉仓库作业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就是按照预定的目标,将仓库作业人员与仓库储存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完成仓库作业过程各环节的职责。

㈡商品入库作业管理
⒈商品入库前的准备工作包括:①根据入库前的数量,品种,规格以及性能等条件,合理安排仓位。②根据入库商品的数量和时间,安排好所需人员,装卸搬运设备和物料。③根据商品入库作业的要求,合理安排好各作业环节和作业顺序。
⒉商品入库作业的操作程序:①审核凭证。②单货核对(P148-149)。③搬运入库。④办理入库手续。
⒊商品入库验收中得问题处理:①单货不符。②商品质量问题。③商品包装问题。④单货不同行。

㈢商品保管作业管理
⒈货位布局:
⑴商品分区分类存放——①根据商品的种类和性能进行分区分类。②在流通型库房中,可以根据商品的发运方向进行分区分类。③在化工危险品仓库中,要根据商品的危险性质进行分区分类。
⑵货位编号:是将货位按照一定的方法编上顺序号码,并作出明显的标志。
货场货位编号有两种方法:①按照货位的排列编成排号,再在排号内顺序编号。②不编排号,只采取从左到右和自前至后的方法,顺序编号。
货架货位编号有三种方法:①以排位单位的货架货位编号。②以品种为单位的货架编号。③以货物编号代替货位编号。
⑶货位安排的原则:①确保储存商品的安全。②方便作业。③提高仓容利用率。
⑷货位安排的方法:①根据储存商品品名的开头字母顺序安排货位②根据储存商品周转率的大小安排货位③根据储存商品周转率及商品品名开头字母安排货位④根据储存商品的体积——订单指数安排货位。
⑸货垛,货架的摆放:⑴垂直式摆放方式①横列式摆放。②纵列式摆放。③纵横式摆放。⑵倾斜式摆放方式①货垛倾斜式摆放。②通道倾斜式摆放。
⒉商品堆码:
⑴商品堆码的基本要求:①要根据商品的性能,包装,仓库的设备以及空间等情况,合理地选择商品的堆码方式以符合商品保管和养护的要求。②要根据有关消防的规定,堆码时留有5距:墙距,柱距,顶距,垛距,灯距。③要为库内作业提供方便,对不同品质,规格,等级,产地,单价商品分开堆码,商品码放要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④在商品安全,作业方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仓容的利用率。
⑵商品堆码占用面积的确定:计算公式——S是堆码商品占用面积(平方米),Q是该种货物到库数量(吨),q是该种货物的库容定额(吨/平方米)。    S=Q/q
对于有包装的计件货物,其堆码占用面积需要考虑商品的允许堆码层数,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S=入库商品总件数/允许堆码层数×单件商品的底面积
⑶商品堆码方法:①散堆法。②垛堆法。③托盘堆码法。④架堆法。
⒊仓容利用的综合考核:仓库容载是指每立方米库房可容纳商品的重量。容载利用系数越靠近1,仓容的利用率越高。①容载利用系数大于1的时候,它与1的离差为正数,这种情况表明在库房载重量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库房高度未被充分利用,正离差与容载利用系数倒数的乘积,就是库房高度未被充分利用的比值。例如其容载利用系数为1.0272,容载利用系数与1的离差为1.0272-1=0.0272,正离差与容载利用系数倒数的乘积为0.0272×1/1.0272=0.0265即有0.0265的库房高度未被充分利用。②容载利用系数小于1的时候,它与1的离差为负数,这种情况表明在库房载重量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库房载重量未被充分利用,负离差的绝对值就是库房载重量未被利用的比值例如其容载利用系数为0.9625,容载利用系数与1的离差为0.9625-1=﹣0.0375,即有0.0375的库房载重量未被充分利用。
⒋商品的维护保养:
⑴商品质量变化的类型:①商品物理机械变化。②商品化学变化。③商品生化变化及其他生物引起的变化。
⑵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外部因素: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⑶商品的维护保养管理:①严格验收入库商品的质量。②合理选择商品的存放场所。③合理选择商品的堆码方式。④建立商品质量检查制度。⑤严格执行商品的先入先出制度。
⒌商品的数量管理:是指对库存商品进行记载,统计,准确计算和按时清点,核实数量等业务活动的总称。

㈣商品出库作业管理:
⒈商品出库作业操作管理:①审核出库凭证。②库存记录。③准备出库商品。④复核。⑤发货。


第三节 库存控制与管理
㈠库存概述:库存问题普遍存在。
⒈库存的分类:①国家库存。②周转库存。③季节库存。④在途库存。
⒉库存的功能:①时间性功能。②分离功能。③不确定因素的缓冲功能。④经济性的功能。
⒊库存的弊端:①库存占压资金。②库存增加成本。③库存掩盖企业存在的问题。
⒋库存管理的基本目标:库存是企业的一种资产,也同其他资产一样,追求投资的最优化。
⒌库存系统的构成,任何库存系统都是由需求,补充,约束和成本4部分构成:⑴需求可根据其数量的变化分为不变需求和可变需求。⑵补充可根据其数量,模式和前置时间进行分类。⑶约束是指在库存系统上的限制。⑷成本是指组织在确定库存策略时,以追求库存总成本最低为目标——①购进成本。②订购成本。③储存成本或库存持有成本。④缺货成本。

㈡库存管理的重要方法——ABC库存分类管理法。
ABC库存分类法,把库存划分为A,B,C三类。
A类库存品:其耗用金额占总库存金额的75%—80%,其品种数占总库存品种数的15%—20%;
B类库存品:其耗用金额占总库存金额的10%—15%,其品种数占总库存品种数的20%—25%;
C类库存品:其耗用金额占总库存金额的5%—10%,其品种数占总库存品种数的60%—65%。
ABC库存分类管理法基本理论:①收集数据②处理数据③编制ABC分析表④确定分类⑤绘制ABC分析图。
ABC库存管理原则:P164-165


第四节 库存管理系统
㈠固定订货系统:⒈基本原理:固定订货数量系统又称定量订货或定量库存制。
⒉不允许缺货:⑴标准经济批量模型:是威尔逊于1934年创造并引入市场。
不允许缺货,库存总成本是由购进成本,订购成本和储存成本3部分组成。公式是:
年库存总成本=购进成本+订购成本+储存成本
TC=   R·P +R/Q·C +Q/2·H
TC—年库存总成本。R—年需求量。P—单位购进成本。C—每次的订购成本。Q—每次订货量。
F—年储存成本率。H=P×F—单位商品每年的储存成本
为了获得年库存总成本最低的订货量,需对上式求关于Q的一阶导数,并令其等于0.得出以下公式:
  P168-182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