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江苏自考心理学章节复习资料(43)

发表时间:2021-07-15 16:38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十章 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

6.人际沟通的类型: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

(1)言语沟通:人们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交流,传递思想、情感、观念和态度,达到沟通目的的过程。分为口语沟通和书面言语沟通。

(2)非言语沟通:说和写(语言)之外的信息传递,包括手势、身体姿态、音调(副语言)、人际空间和表情等,与言语沟通往往在效果上是互相补充的。主要有表情、眼行为、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服饰、讲话风格和人际空间等类型。

 

7.影响人际吸引的条件

(1)相似性与互补性

①人们会更喜欢那些与自己具有相似性的人进行交往;

②态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人们更容易喜欢那些对社会上的重大事件的看法与自己比较一致的人,在感情上更加融洽的人;

③当交往者双方的角色不同时,当交往者双方的需要不同时,交往者对对方的期望也就不同,这时,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行为与其角色相符合的人,即与自己能够互补的人。

(2)个人品质:随着人际交往的深入,外在的因素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交 往者的内在品质变得越来越重要。

(3)邻近性与熟悉性

空间上距离较近的个体,相互间接触的机会较多,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所以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容易成为知己。邻近性这个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将越来越少,尤其是当交往者双方的关系紧张时,空间距离越接近,彼此的反应会越消极。

 

8.群体:也称团体,指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以一定方式相结合,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和相互认同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9.群体的主要功能

(1)给成员以心理上的归属感;

(2)使成员具有认同感;

(3)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

 

10.群体规范

(1)概念:主要指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与行为的准则。

(2)基本作用:对成员具有比较和评价的作用,它可以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和行为准则,用以调节、制约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使它们保持一致, 群体规范还可以作为成员们彼此认同的依据。

(3)分类:因群体存在的正式性和非正式性,以及有无明文规定和监督、处罚而分为正式的规范和非正式的规范。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