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两汉辞赋
1.“赋”
(1)从表现形式看,赋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非诗非文, 又具有诗、文的不少特点,是诗、文的综合体。
(2)赋的源起:“赋”作为文体名称, 最早见于荀子《赋篇》。荀赋咏物寓意,篇幅短小。其铺陈写物和问答结构,对汉赋产生了一定影响。从文学角度看,汉初创作的主要成就在辞赋。
2.汉代辞赋的类型
汉代辞赋类作品,从其内容和表现形式看,存在两种类型:
(1)以抒情述志为主,体式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如贾谊《吊屈原赋》、蔡邕《述行赋》之类,这类作品一般被称为“骚体赋”。
(2)以状物摹绘为主,铺排夸饰,文辞富丽,如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张衡《二京赋》等,这类作品是一般所说的“大赋”或“汉赋”的典型。
3.贾谊的辞赋
(1)作品:《吊屈原赋》《鹏鸟赋》《旱云赋》《惜誓》以及《虡赋》的残句,都是骚体。
(2)贾谊辞赋创作特点
①抒情述志、情感浓郁。(如《吊屈原赋》借凭吊屈原发抒自己政途受挫、怀才不遇的幽愤;《鵩鸟赋》则是幽愤无奈而后的豁达;《旱云赋》还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深切怀抱。)
②艺术表现上,贾谊《吊屈原赋》《鹏鸟赋》都直抒胸臆,议论多于形象。
③贾谊有时也善于写景状物,文采可观。(如《旱云赋》,描摹物象是为了表达对政治民生的感愤,发挥了作品抒情述志、批判现实的功用。)
4.“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枚乘《柳赋》,路乔如《鹤赋》,公孙诡《文鹿赋》,邹阳《酒赋》《几赋》,公孙乘《月赋》,羊胜《屏风赋》。这些作品显示,汉初的辞赋创作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创作倾向上,它们完全脱离了贾谊抒情言志的优良传统,而走向游戏文字和阿谀颂德;在表现手法上,已经显露出铺排描摹的迹象。
5.枚乘的辞赋
(1)作品:《汉志》著录其赋作 9 篇, 今仅存《七发》( 标志着枚乘开创大赋的典范作品)、《梁王菟园赋》和《柳赋》,另有《临灞池远诀赋》《笙赋》存目(见于《文选》李善注)。
(2)代表作《七发》的特点
①铺叙描摹,夸饰渲染。(如“曲江观涛”摹写江涛的汹涌澎湃。)
②完全失去了作者自我的真情实感。整篇作品不见抒情的语句,没有作者的喜怒哀乐。与贾谊情感浓郁的辞赋相比,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③在遣词造语方面,走向了繁难和华丽。
④以主客(吴客与楚太子)问答的形式结构全篇。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