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艺术论
41.意象的直观性(感性):主体不需经过自觉的理性反思,仅凭感觉便可直接感知到意象的存在。(如,八大山人的名画《猫》,接受者目所视见的, 便是一只活灵活现的猫,仅凭自己的直觉,不需理性分析,便可直接感知“猫”这一意象的存在;凡·高的画《向日葵》,观赏者同样无须分析, 就可直接接受到“向日葵”这一意象。)
42.想象性:审美意象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艺术品超越现实,具有虚拟性的内在原因。
43.意象的情感性:形成于艺术家创造意象的活动中。艺术意象中包含渗透着某种形态的情感因素,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44.创造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意象是一切艺术家的共同目标的表现:“有意味的形式”论、“隐秀”论。
45.艺术接受
(1)艺术接受本质上是一个意象生成的过程。接受者所欣赏的是艺术意象,通过意象欣赏,获得审美愉悦和艺术体味。
(2)接受者在读解形式符号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重建意象。启动艺术再生成的过程。
(3)意象的重建是艺术接受的核心问题。
(4)意象的重建是一个能动的再创造过程,是接受者的主体性活动。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