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江苏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章节复习资料(30)

发表时间:2021-04-30 15:54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四章 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

21.科举制对唐宋文化面貌的影响主要表现

(1) 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

(2) 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优秀的文化人才。

 

22.士子们在应试前, 带着自己平时所作的诗文投献给名公巨卿, 这种诗文被称为“行卷”,有的直接投到礼部,称为“公卷”。

 

23.进士科与明经科是唐代科举考试的两个主要科目。

 

24.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与局限(负面影响)

(1) 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

(2) 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知识阶层在科举制的牢笼之下, 缺乏主体意识与创造性思维。明清之后,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已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

 

25.王安石对科举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

王安石变法,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只设进士一科,废除诗赋、帖经墨义等考试内容,改试经义、论、策。进士一科的设立与对经义考试的重视,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安石对科举制度的变革,是科举制度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标志。

 

26.策问是汉代皇帝亲自主持考试以选拔人才的开始。

 

27.宋代文学的主流是古文创作,代表样式是词。28. 商朝的《汤刑》大概是中国最早的国家法律。

 

28.魏国的李悝对诸国成文法进行了总结, 制作了《法经》六篇,《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大清例律》是我国最后一部封建法典。

 

29.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主要有以下表现

(1) 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汉儒董仲舒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说成是合乎天道的伦理规范。其二,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其三,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

(2) 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农业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宗法社会,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思想始终笼罩着整个社会, 并指导历代的立法活动。

(3) 皇权至上,法自君出。中国很早就确立了以帝王为中心的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 专制帝王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 他始终是最高的立法者和最大的审判官。法律在古代社会里主要是维护专制皇权的工具。

(4) 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儒家思想指导下的古代法律制度, 与古代礼制有着密切的关系。礼强调等级特权,主张根据人的身份、地位进行区别对待。

 

30.十恶是古代社会中最严重的犯罪,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维护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打击危害封建国家和危及皇帝人身安全与尊严的行为;二是维护以父权、夫权为中心的家族制度,严厉打击危害家族伦常的犯罪行为。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