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十八世纪至19世纪80年代,《红楼梦》续书达30多种,嘉庆年间最盛,续书有《补红楼梦》《续红楼梦》《红楼圆梦》《后红楼梦》《増红楼梦》《红楼复梦》等。
122.“自有《红楼梦》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魏秀仁的《花月痕》在写法上明显受到《红楼梦》的影响。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张春帆的《九尾龟》、俞达的《青楼梦》等,在布局和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受到《红楼梦》的影响,它们虽然都以青楼为描摹对象,但笔触却直指当时的社会风貌。现代著名小说家的小说与《红楼梦》的关系,可谓渊源深厚。朝鲜语的著名古典小说《玉楼梦》和《九云记》就是在《红楼梦》的影响下诞生的。
123.《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它涵盖了封建社会几乎所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生活内容,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集合,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今天,《红楼梦》已经从书斋走向了生活。建筑、服饰、宴饮、雕塑、绘画、刺绣、书法、陶瓷、旅游等共同构成了红楼文化。曹雪芹把生活变成艺术。红楼文化又把艺术还原为生活。
124.旧红学。所谓旧红学,指的是”五四“时期以前,有关《红楼梦》的评点,索隐与题咏。其中以评点派最具有代表性,贡献也最为卓著。脂砚斋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以其史料价值而非艺术价值著称。它为人们提供了关于《红楼梦》作者、版本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如果单纯以艺术价值来评判评点派,那么,《红楼梦》评点家中应以王希廉的《红楼梦评注》、姚燮的《读红楼梦纲领》和张新之的《妙复轩评石头记》三家为代表。索隐派是20世纪初红学研究中形成的一个派别。该派力求“索隐”出《红楼梦》所写的“真内容” 、“真故事”。索隐派并无统一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清世祖与董鄂妃”说、“明珠家事”说,以及“政治小说”三说。代表人物及著作有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蔡孑民(元培)的《石头记索隐》,邓狂言的《红楼梦释真》。他们被胡适称为晚清索隐三派。
125.新红学是指以胡适、俞平伯为代表的考证派,其创始人是胡适、俞平伯、顾颉刚。从学术上看,胡适是新红学的开山者,俞平伯则是完成者。“新红学”是在胡适、俞平伯和顾颉刚通讯讨论《红楼梦》的问题中酝酿成熟的,时间大约在1921年4月到1921年10月。“新红学”这一概念最早是在顾颉刚为俞平伯的《红楼梦辨》所作的续中提出的。红学主要包括“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以及对《红楼梦》研究史、有关《红楼梦》资料及其典章制度与饮食服饰的研究等几个方面。代表人物及著作有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俞平伯的《红楼梦辨》、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
126.批评派的红学研究:清光绪30年(1904年)出版的《教育丛书》杂志刊载了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不仅揭开了现代红学研究的序幕,而且把一种崭新的小说研究方法引入到文学研究领域,从而在《红楼梦》研究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吴宓的《红楼梦新谈》提出了“现实世界——理想世界——艺术世界”的结构解释《红楼梦》的艺术结构。佩之的《红楼梦新评》用西方社会学来解说《红楼梦》。陈觉玄的《红楼梦》试论提出了“四大家族”的说法。
127.解放以后的红学研究:1949年以后,《红楼梦》进入它的普及期。一方面是有些专家学者继续他们的书斋研究,另一方面由于毛泽东“《红楼梦》要读五遍”的提倡,出现了一大批业余红学家。1978年,《红楼梦》研究进入了百花齐放时期。对于红楼梦研究的研究包括:第一,对于《红楼梦》研究本身的史料搜集和整理。1963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一粟编辑的《红楼梦卷》(两卷本)。该书汇缉了从乾隆到“五四”之前的有关研究的资料。1980年,朱一玄编辑了《红楼梦资料汇编》,辑录了康熙至“五四”之间的有关《红楼梦》的资料。其包括作者编、版本编、评论编和影响编。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的《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收录了1911至1949年间有关《红楼梦》的文章,是一部学术性和工具性兼备的资料书。第二,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研究,即红学史的研究。如朱淡文的《红楼梦论源》,较少个人主观意见,是红学史的入门必备书;刘梦溪的《红楼梦与百年中国》,立论审慎,多有创建,文字朴实晓畅,是红学史力著;韩进廉的《红学史稿》、白盾主编的《红楼梦研究史论》等。红学发展至今,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128.清宗室诗人永忠用诗评论《红楼梦》,《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云:“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
129.评点派。评点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小说评论方法,即在阅读小说时,偶有所感,便写在书中相应的地方。或写于书头,叫眉批;或写于行间,叫夹批;或写于回前回后;等。与现在评论文章相比,评点显得散乱零碎,不成系统。不过,由于评点的方法缺少规范的约束,所以行文自由活泼。另外,因为评点是随感式的,所以往往笔触生动,饶有趣味,和小说文本联系紧密。为《红楼梦》作评点者,被统称为“评点派”。
130.最早为《红楼梦》作评点的是脂砚斋,而以脂砚斋的名义进行的评点,被称为“脂评”。是与《红楼梦》的创作同时进行的。脂评的发现在红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第一,脂评披露了《红楼梦》的创作情况。它使我们了解到,《红楼梦》是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成果,凝聚着作者毕生的心血。第二,脂评对《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点作了总结,其中有些评注相当精彩。第三,脂评披露了《红楼梦》的素材来源情况。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