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2020年江苏自考红楼梦研究总复习(14)

发表时间:2020-10-12 09:48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二十世纪以来,学术界因《红楼梦》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而产生了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下面,江苏自考网整理了的一些红楼梦研究的总复习资料,一起来看看。

111.法国《通用百科全书》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反映18世纪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现实 现实主义古典作品,是18世纪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西班牙的格拉纳达大学(副校长是胡安▪牛朗斯科▪加西亚▪卡萨诺瓦),首次出版发行了西班牙文版的《红楼梦》全译本,认为《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登峰造极的作品。

 

112.清朝嘉庆年间,京都竹枝词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近诗书也枉然”的说法。最早查禁《红楼梦》的是嘉庆年间的玉麟。

 

113.“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黄遵宪语)。

 

114.侠人把曹雪芹与龚定安一起并称为“我国近年来大思想家”,陈蜕则说:“《石头记》一书虽为小说,然其涵义,乃具有大政治家、大哲学家、大理想家之学说,而合于大同之旨,谓为东方《明月论》,犹未知卢梭能无愧色否也。”侠人、陈蜕的观点共同表现了一点,即《红楼梦》重视人性之真实与抒发,具有人文主义精神,因而带有民主主义的色彩。

 

115.胡适把考证的方法引入《红楼梦》的研究。王国维把西方理论引入到《红楼梦》研究中,开辟了古典小说,甚至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方法,使《红楼梦》研究进入了现代意义上的学术批评时期,在《红楼梦》的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16.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场对俞平伯红学研究的批评运动,使俞平伯以红学家的身份留名文学史。毛泽东对于《红楼梦》的公开批评,更使《红楼梦》成为妇孺皆知的文艺作品。全国谈雪琴,处处评红楼。文革期间,《红楼梦》落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为指导思想的政治斗争旋涡中,《红楼梦》沦为政治工具。1978年以后,随着政治氛围的日益宽松,《红楼梦》也恢复了它小说的本来面目,重新进入文学研究的殿堂。随着西方文艺批评思潮的不断涌入,学者们开始重新审视和定位《红楼梦》的艺术创作特质和美学成就,考证派、;批评派、索隐派等各个学派重新振奋精神。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红楼梦》的美学意蕴、文化价值、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内涵被发掘、揭示、宣扬。影视、旅游、产品。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用更为理性的眼光来看待《红楼梦》。

 

117.自署“红楼梦主”的伊藤漱平,也是以日本红学家而蜚声世界红林,他在翻译《红楼梦》,及时详尽介绍中国红学界动态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当代学者崔溶澈在《清代红学研究》中提出:“外国人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此书成为较好的教科书 ……”

 

118.莫斯科大学语言系东方部中国语言教科室主任:柳波夫▪继米特列也夫娜▪波兹聂也娃,把《红楼梦》称为“一座中国古典文学语言最优秀的纪念碑”。

 

119.《红楼梦》的影响:它包括思想、艺术、文化等几个方面的影响。关于《红楼梦》的主题思想,研究者历来莫衷一是,说明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这个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偏重于强调作品的政治意义,一是更为注重作品的情感意义。而《红楼梦》产生的思想影响,也正集中体现于这样的两个方面。就小说创作而言,一是《红楼梦》续书的大量涌现,二是模仿之作的不断涌现。几乎各种戏曲样式对小说《红楼梦》都有改编,具体剧目则至少有上百种之多。随着《红楼梦》在海外的流传,其他国家的作家也受到了启发和影响,《红楼梦》由一部小说发展为红楼文化,成为今天人们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120.从政治寓意方面看,《红楼梦》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描写,鲜明摹画出封建社会的末世之相,发出了所谓“盛世悲音”。近代、现代批评者对《红楼梦》进行政治的索隐和判断,借读者对于《红楼梦》的熟知和喜爱,发动对清王朝统治的批判,正是看到了《红楼梦》所蕴含的政治批判意味,并对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政治运动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情感教育方面来看,《红楼梦》所叙写的青年男女之间纯真的爱情吸引了千千万万的读者,而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则打动了当时处于同样境地的读者的心。《红楼梦》以真实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纯真爱情,荡涤了世情小说对于爱情的污蔑,标榜了爱情无罪的主张;同时小说以这场爱情的悲剧结局,揭发了传统婚姻制度对于青年男女爱情的摧残,表明那个时代对人的情感极度压抑的不合理性,控诉了社会伦理道德的虚伪残酷。总之,《红楼梦》标榜了谈情重情的合理性和唯美性,对当时的婚姻原则和情感道德规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社会上引起的震动是可想而之的,而其悲剧思想及爱情思想对于当时乃至其后的读者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