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2020年江苏自考红楼梦研究总复习(16)

发表时间:2020-10-14 09:38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二十世纪以来,学术界因《红楼梦》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而产生了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下面,江苏自考网整理了的一些红楼梦研究的总复习资料,一起来看看。

131.护花主人王希廉《红楼梦总评》《红楼梦批序》,主要观点有二:一是他认为作品第五回是《红楼梦》的“纲领”。二是尊薛抑林。

 

132.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是红学史上第一部自成体系的红学专著。王、沈,认为小说《红楼梦》是写清世祖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这是《红楼梦索隐》一书的核心论点。

 

133.邓狂言《红楼梦释真》,1919年出版,是索隐派红学著作中富有代表性的论著。

 

134.胡适的《红楼梦考证》,最终证明《红楼梦》是以作者身世为底本的文学作品。对索隐派予以十分有力的打击。

 

135.索隐派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对小说文本进行仔细的研读,并且对小说故事的“弦外之意”给予了必要的重视和探讨。但是,由于索隐派学者过于注重对小说文本之外的“微言大义”的追索,反将作者自身的家事情况,小说的虚构特性以及《红楼梦》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等方面的研究忽视了,从而导致研究者陷入难以自圆其说的尴尬局面。索隐派的研究被后来学者看作“附会的红学”(胡适语)。

 

136.所谓考证,其实就是根据一些历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推论,得出符合实际的新的结论。但这里所讲的考证派指的是一种方法,即偏重于史料的发掘、整理、推论的一种方法,而不是说“考证派”的所有结论都是符合科学的。考证派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的研究:第一,关于《红楼梦》作者及其生平家世的研究。被称为“曹学”。第二,对《红楼梦》版本的研究,包括分析各版本间的源流、异同,以及何种版本最接近原著风貌。称为“版本学”。第三,对脂本系统,脂砚斋评语的研究,又叫“脂学”。第四,根据脂批或其他一些材料,对后40回“佚稿”情节的探求,又称“探佚学”。第五,对《红楼梦》研究史的研究,对有关《红楼梦》资料的评价,整理探考。对《红楼梦》中的典章制度,饮食服饰的研究等等。前四方面受到红学考证派大家周汝昌的推重。

 

137.胡适于1921年发表了《红楼梦考证》。他把以往的《红楼梦》研究统斥为“附会的红学”。胡适以“作者之生平”这个问题为突破口,运用传统的治经学、史学的考证的方法,考证出曹雪芹的生平与曹家盛衰的历史,认为《红楼梦》“只是老老实实的描写这一个‘坐吃山空’‘树倒猢孙散’的自然趋势”,“是一部自然主义的杰作。这就是最早由胡适提出的,后来非常著名的“自传说”。胡适的研究贡献:首先是肯定《红楼梦》的作者为曹雪芹。其次,胡适从版本方面考定《红楼梦》是没有完成的作品,而且他认为后40回是高鹗的续作。至于他提出的“自传说”,则过于坐实小说文本,或略了小说虚构性和材料的多方面来源等特性,致使他得出了不恰当的论断。第三,胡适用治经学、史学的态度来治小说《红楼梦》,把考证派的方法运用于小说《红楼梦》的研究,从而继评点派和索隐派之后,为《红楼梦》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的方法。将考证的方法引入研究,增加了《红楼梦》研究的学术含量和学术价值,增强了《红楼梦》研究的学术吸引力,提高了小说《红楼梦》实际的学术地位。

 

138.俞平伯。在胡适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推向纵深。他从作者和背景的研究转移到文本的研究,他从历史的眼光转变为文学的眼光。而且,“可贵的是他以鉴赏为基础建构出一套评价原则和系统,使得他的评价具有了学术的品格”。“从学术上看,胡适是‘新红学’的开山者,俞平伯则是完成者。”俞平伯把百年的红学史作了一个全局性的梳理。首先,他指出了“红学”从带有戏谑成分的称呼,发展演变为一门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学术研究门类这一客观过程。其次,他把红学研究的重镇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王国维代表的批评派,二是蔡元培代表的索隐派,三是胡适代表的考证派。指出了红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这种宏观的眼光和包容的态度无疑标志着经过一个世纪的研究,《红楼梦》研究进入了一个更为成熟的阶段,即红学研究的反思阶段,理性的回归与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于红学的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139.周汝昌是考证派红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红楼梦新证》是对曹雪芹家世生平资料搜罗最为齐备、考证最为细致的著作,其考证重点在曹雪芹的家族历史和作者的生平事迹。对于《红楼梦》的版本问题,脂批问题、文物问题等,他都有创见。但是,他认为红学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而对《红楼梦》文本本身的研究不在红学范畴之内。吴恩裕、吴世昌是五、六十年代考证派红学的中坚力量,与周汝昌呈现鼎足而三的局面。吴恩裕的《曹雪芹丛考》以搜求曹雪芹本人的生平事迹见长。而吴世昌的《红楼梦探源》与《红楼梦探源外编》则主要研究《红楼梦》的版本和成书过程。总之,考证派红学的研究重点在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家世生平的考索、《红楼梦》版本的考订、《红楼梦》后40回的情况推测以及脂本、脂批的研究等几个方面。

 

140.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的最大贡献是运用美学的方法来研究《红楼梦》,即第一次将西方美学批评理论引入到中国古典小说(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领域。为中国文学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王国维是批评派红学的开创者。王国维以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理论作为他哲学和美学观念的基础。王国维明确提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之悲剧”,“是悲剧中之悲剧”。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