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1146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劳动生产率一般只反映
A.企业的产品推销 B.企业产品售后服务质量状况
C.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效率 D.企业生产前的决策
2.下列不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内容的是
A.劳动产品库存量统计 B.劳动生产率统计
C.生活日分配统计 D.人工成本统计
3.饮食、睡眠、卫生保健时间属于
A.闲暇时间 B.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C.工作时间 D.必须支付的时间
4.单位时间内规定的生活合格产品的数量标准,称为
A.工时定额 B.产量定额
C.工作定额 D.劳动定额
5.工作时间构成中最重要的和最核心的部分是
A.制度工日数 B.全部实际工作工日数
C.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 D.停工被利用工日数
6.据经验数据估算,间接经济损失一般是直接经济损失的
A.1~4倍 B.2~7倍
C.3~7倍 D.4~7倍
7.劳动生产率可表示为
A.劳动产品总量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B.劳动产品总量与实际收益的比值
C.实际收益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D.活劳动消耗量与实际收益的比值
8.定额工时压缩率代表的是
A.产品定额制定规模的指标 B.劳动定额调整幅度的指标
C.产品定额制定方法的指标 D.劳动定额实行范围的指标
9.为了反映培训对象在文化水平上的差异性,学员分组需按
A.身份、职业 B.学习专业
C.培训方式 D.培训程度
10.下列不属于在职培训的是
A.劳动后备培训 B.现场培训
C.自学考试 D.继续教育
11.运用比较效益分析,确定事故损失金额和技术措施费用的关系为
A.技术措施费用越少越好 B.两者总和最低
C.技术措施费用越多越好 D.事故损失金额越少越好
12.计时工人、计件工人分组的标准是
A.按与生产作业的关系程度 B.按劳动技能
C.按生产技术水平高低 D.按计酬方式不同
13.劳动争议是指
A.企业行政与职工之间发生的纠纷 B.职工与本企业之外的单位发生纠纷
C.职工与本单位之外的个人发生纠纷 D.职工之间发生的争议或纠纷
14.按规定,职工代表大会每次会议出席职工代表的人数必须达到
A.1/3以上 B.1/2以上
C.大多数 D.2/3以上
15.计算月平均人数时,遇到公休日和节假日的人数处理办法是
A.按公休日和节假日后一天的人数计算
B.按公休日和节假日当天的人数计算
C.按公休日和节假日前一天的人数计算
D.不计算
16.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报表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核算的要求而设置的汇总资料和积累资料的登记手册称为
A.统计报表 B.统计台账
C.原始记录 D.财务报表
17.统计台帐登记统计资料的顺序是
A.重要程度顺序 B.时间顺序
C.制作难易程度顺序 D.工作顺序
18.劳动生产率的结构组成指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