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预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 试卷
(课程代码00658)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新闻评论作为一种写作体裁,它所属的范畴为
A.记叙文 B.说明文 C.议论文 D. 杂文
2.1990年1月24日,一位革命前辈,在同浙江省领导交谈时,用15个字概括了领导工作和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方法:“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位革命前辈是
A.陈云 B. 彭真 C. 邓小平 D.叶剑英
3.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范围,我们将其称之为
A.选题 B.选材 C. 立论 D.驳论
4.《不能搞“靓女外嫁”》这则新闻评论标题的功能体现在
A.昭示中心论点 B.显示客观立场 C. 表明作者态度 D.概括论题范围
5.《手机市场急需治“水”》这则标题的修辞手法为
A.比拟 B.双关 C. 借代 D.比喻
6.新闻评论工作者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最根本的目的是
A.积累丰富的知识 B.提高业务水平和写作能力
C. 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D.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7.旨在体现编辑部的主场、观点和态度,结合新闻事件或新闻报道配写的重头评论是
A. 观察家评论 B. 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C.本报评论员文章 D.新闻述评
8.按论述方式和方法分类,马克思为《新莱茵报》写的社论《六月革命》属
A.阐述型 B.启迪型 C评价型 D.论辩型
9.专栏小言论是所有独立的评论体裁中最为轻便而又短小的一种,其字数一般在
A.300字左右 B.500字左右 C. 800字左右 D.1000字左右
10.开了以常设栏目播出的口播评论先河的是
A.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面对面》 B.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C.中央电视台《今日话题》 D.中央电视台《新闻透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新闻评论工作者进行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是
A.博闻善学、注重积累 B.博采众议、多谋善断
C. 阅读来稿来信,获取多种信息 D.钻研方针政策,明确指导思想
E. 专题调查研究,立论科学有据
12.新闻评论的特点是
A.新闻性 B. 客观性 C.政论性
D.说理性 E.群众性
13.在新闻评论写作实践中,违背立论准确性要求的表现是
A.论点不准确 B. 论据和引语不准确
C. 政策方针上的绝对性和片面性 D.持论的浮夸和武断
E论证说理的主观性
14.新闻评论论证的具体方法有
A.例证法 B.引证法 C.人证法
D.反证法 E.物证法
15.从述评的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工作述评 B. 形势述评 C.经济述评
D.事件述评 E.思想述评
下载说明
!!注意:手机下题库,请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苹果手机必须在浏览器中打开
1.本站题库资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2.历年题库统一以RAR压缩包形式下载!预览内容仅供参考
3.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咱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在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如:题库出错,有错误可以直接通过下放链接入口直接咨询
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咨询入口点击进入)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