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段)考试计划规定的必修课,是为培养自学应考者了解和掌握传感器技术的基本知识、理论和应用而设置的一门必考课。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实践部分,主要以实验方式进行考核,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传感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在实验的进行过程中,通过信号的提取、转换、分析,掌握应具有的基本的操作技能与动手能力,为专业课学习和参加本专业的工程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实验一 应变片单臂、双臂、全桥性能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与应用,了解应变片单臂、双臂、全桥工作特点及性能。
2、掌握应变片测量电路。
二、 实验内容
1、使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测量应变片的阻值。
2、使模板中的差动放大器调零。
3、应变片单臂、双臂、全桥性能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曲线并计算系统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实验二 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 实验内容
1、掌握测微头的组成和读数。
2、将差动变压器、测微头安装在差动变压器实验模板上,进行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得到相应的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数据,画出相应曲线,并找出差动变压器的零点残余电压。
实验三 线性霍尔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霍尔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二、 实验内容
将霍尔传感器、测微头安装在霍尔传感器实验模板上,进行霍尔传感器的测位移实验,得到相应的霍尔传感器的位移实验数据,画出相应曲线,分析曲线在不同测量范围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实验四 电涡流传感器测位移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 实验内容
将电涡流传感器、测微头安装在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板上,进行电涡流传感器的测位移实验,得到相应的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实验数据,画出相应曲线,根据曲线找出线性区域比较好的范围,计算灵敏度和线性度。
实验五 气敏、湿敏传感器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气敏传感器原理及特性。
2、了解湿敏传感器原理及特性。
二、 实验内容
1、根据相关原理图接线,注意传感器的引线号码。
2、将自备的酒精小棉球靠近气敏传感器端面并吹气,使酒精挥发进入传感网内,观察电压表读数变化,对照响应特性曲线得到酒精浓度。
3、往湿敏座加入若干量干燥剂,放上湿敏传感器,观察电压表显示值的变化。
4、倒出湿敏座中的干燥剂,加入潮湿小棉球,放上湿敏传感器,等到电压表显示值稳定后记录显示值,查湿度------输出电压曲线得到相应湿度值。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践考核课,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同时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及应用能力。
(1)根据课程实验的情况,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
(2)考核及成绩计算方式:根据实验情况及实验报告综合评定试验部分的分数。实践课程成绩应根据学生的设计态度、设计质量情况综合评定,着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评定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其对应分数如下:
等级 | 优秀 | 良好 | 中等 | 及格 | 不及格 |
得分 | 90-100 | 80-89 | 70-79 | 60-69 | 60分以下 |
成绩应呈正态分布,“优秀”等级数量一般应控制在20%左右。
1、优秀(90—100分)
实验过程中,工作认真,能独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思路清晰,方案正确,实验报告规范,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良好(80—89分)
实验过程中,工作认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方案正确,实验报告规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中等(70—79分)
实验过程中,工作比较认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方案基本正确,实验报告一般,能够掌握基本概念。
4、及格(60—69分)
实验过程中,工作比较认真,经指导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方案基本正确,实验报告一般,没有严重错误。
5、不及格(低于60分)
实验过程中,工作不认真,经指导后仍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方案存在严重错误,实验报告不规范。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