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学考试物联网系统综合设计考试大纲

发表时间:2021-05-25 10:33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物联网系统综合设计》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段)考试计划规定的主干课,是为培养自学应考者了解和掌握物联网系统综合设计的基本知识、理论和应用而设置的一门必考课。

物联网系统综合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一般安排在物联网自学考试最后学习阶段完成。物联网系统综合设计不仅检验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检验,也是自学考试的重要考核环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关键技术和知识,熟练进行传感设备、RFID设备、网络、嵌入式系统的选型,能够进行物联网项目的需求分析和总体方案设计,能熟练进行系统集成和性能测试,并能承担一般的物联网工程项目。本课程与前修课程物联网技术基础导论、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嵌入式开发系统、网络组建和服务器建设等课程相衔接,是对在校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应用。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应具有以下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

1、 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了解物联网系统设计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2、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宽所学的专业知识。

3、 训练和提高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编程、制作硬件、运用设计资料、标准和规范,编写技术文件(说明书)等。

4、 学会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利用有关国家标准、设计手册及产品样本等有关技术资料。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考核课,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同时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及应用能力。本门课程的考核旨在考察学生对物联网应用系统综合设计能力。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应用的综合实践课程,需要有许多先期基础知识课程的支撑,学习本课程前,考生应具备的知识基础有: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基础导论、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嵌入式开发系统、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等,是对所学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理论联系实际,了解物联网系统设计的思路、方法和步骤,能够进行物联网项目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和实际应用。

本课程的难点: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宽所学的专业知识。

Ⅱ 考核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考核课,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同时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及应用能力。完整的物联网系统综合设计报告应该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可选)、致谢(可选)等,用A4纸打印装订成册,具体要求详见附录《物联网系统综合设计撰写排版规范》;综合设计报告的正文字数原则上应不少于5000字,上述字数要求均含图表。

综合实践课程成绩应根据学生的设计态度、设计质量情况综合评定,着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评定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其对应分数如下:

等级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得分 90-100 80-89 70-79 60-69 60分以下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一、考核内容

学生根据以下模块自主选择其中之一,所列题目仅供参考,指导老师可根据专业特点制定题目,学生也可自拟题目(但需要指导教师审核把关):

1、模块一 智能电网物联网技术

知识要点: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电流、相位等电参量以及输配电设备的温度,磁场强度等物理参量的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数据监测节点与组网技术、GPRS、无线RF、Zigbee 等通信技术。

重点难点:电磁场对传感器检测精度与数据的影响;远距离通信的实现和精确性。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与课后项目

题目一: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智能信息管理

题目二:柱上开关物理参量在线监测与通信系统

题目三:输电线路电缆在线监测与通信系统

2、模块二 智能物流物联网技术

知识要点:智能仓储系统中的 RFID 电子车牌管理子系统、铅封查验子系统、视频监控及控制子系统、电子栏杆的检测技术,自动识别系统,射频收发系统。

重点难点:大数量的处理,系统可靠性等;远距离通信的实现和精确性。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与课后项目

题目一:智能仓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题目二:智能闸口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题目三:电子铅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模块三 智能移动终端物联网技术

知识要点:智能移动终端包括重力感应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GPS 模块等在内的传感器API编程技术;智能移动终端网络开发技术;SQLite 数据库访问技术。

重点难点:传感器访问与控制、网络访问。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与课后项目

题目一:Android 终端自助游助手

题目二:Android 终端网上购物商城系统

4、模块四 绿色交通物联网技术

知识要点:绿色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公共自行车停放管理子系统、租用管理子系统、通信子系统、清结算子系统、调度管理子系统以及防盗监控子系统。

重点难点:自行车无线定位技术、大数量的处理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自动识别与网络通信技术以及系统可靠性。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与课后项目

题目一:公共自行车停放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题目二:公共自行车智能调度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题目三:公共自行车智防盗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题目四:公共自行车自动识别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二、课程考核要求

综合实践课程成绩应根据学生的设计态度、设计质量情况综合评定,着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评定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成绩应呈正态分布,“优秀”等级数量一般应控制在20%左右。

1、优秀(90—100分)

设计过程中,工作认真,能独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思路清晰,方案正确。说明书论点鲜明,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良好(80—89分)

设计过程中,工作认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方案正确,说明书论点正确,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中等(70—79分)

设计过程中,工作比较认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方案基本正确,说明书论点一般,能够掌握基本概念。

4、及格(60—69分)

设计过程中,工作比较认真,经指导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方案基本正确,说明书论点一般,没有严重错误。

5、不及格(低于60分)

设计过程中,工作不认真,经指导后仍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方案存在严重错误。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物联网系统综合设计》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本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度、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自学本课程之前应先通读大纲,了解课程的内容、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明确考核目标,使自学应考者有的放矢地系统地学习教材;使辅导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使命题教师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本大纲要求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都可作为考核的内容。

二、关于自学教材

自学教材:本课程“物联网系统综合设计”,为专业综合实践性课程,因此不指定教材,考生可结合自身特点和专业要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设计题目。

三、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物联网系统综合设计》课程应用面较宽,涉及到电子技术、计算机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等许多方面。考生在自学时往往会感到有一定困难,但自学能力的培养对获取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在自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本课程的自学考试大纲是自学本课程的主要依据。在自学本课程前应先通读大纲,了解课程的要求,获得课程完整的概貌。

2.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考生在自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建议以实现实物样机或可正常运行的原型系统为主。

3.考生在自学时要注意基本能力的培养,即系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分析问题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抓住重点阐述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等。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指导教师应熟悉本大纲所要求的内容、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辅导内容必须以本大纲为依据。切实作好对自学应考者的辅导,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注意自学考试的特点,特别是本大纲规定的重点,不可随意增删和圈定重点以免导向失误。本大纲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不作要求的内容则不考。

3.注意培养考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设计及应用的能力,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领会与应用联系起来,把知识和理论转化为能力。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议课程学习和实验同步进行。实验可以在主考学校,也可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在实验中,指导教师对考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应及时进行具体的帮助。
 

附录1:物联网系统综合设计撰写排版规范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