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29.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最集中的表现是什么?
答: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最集中的表现是,通过摄取儒道的思想而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这些中国化的佛教宗派提倡“方便”、“圆融”、“自悟”,以心性论为宗派学说的重心,宣扬儒家伦理道德。
30.孔子的伦理思想是怎样形成的?其核心是什么?
答:儒家的创始人孑L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他特别向往西周时代的政治秩序,崇拜西周时代制礼作乐的典范人物,仰慕西周时代盛极一时的礼制和文化,并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我国文化史上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以“仁、义、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
31.孟子对孔子的伦理思想有哪些发展?
答: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①孟子将孔子的“三母德”(“仁、义、礼”)发展为四母德——“仁、义、礼、智”;②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③孟子为“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规定了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即所谓“五伦十教”。
32.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答:董仲舒的“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33.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哪些?
答: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①仁爱孝悌;②重义轻利;③谦和礼让;④真诚有信。
34.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①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②强调教育的必要性;③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
35.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中国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要求人们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把“明德”发扬光大,使自己始终要保持向善之心;要求人们将向善之心推广开来,去亲爱广大的民众;要求人们不懈地提高自身修养,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