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9年4月自考《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串讲笔记三

发表时间:2019-03-05 16:58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五章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含义是什么?
1、公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优势
    2、公有资本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优势
    3、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实质上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存的多种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

二、在当代中国,为什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1、这是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2、这是社会主义劳动者获得主人翁地位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3、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4、这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的基本条件

三、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辩证关系?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同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
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需要同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1、这是公有制经济平稳实现体制转换的需要
2、这是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发展自身的需要
非公有制经济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
1、面对外国资本的竞争,非公有制经济必须借助于国有经济的强大,才能作为民族经济的组成部分得以生存发展。
2、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需要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提供支撑。
3、非公有制经济需要从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中吸取营养,克服自身弊病,求得发展。
4、非公有制经济需要公有制经济发挥主体作用,才能有稳定发展的可能
5、从历史发展的长期趋势看,私营经济发展的最终出路是转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
1、私营经济同公有制经济存在经济资源和市场占有上的竞争
2、私营企业主的高收入对公有制经济管理层人员形成诱惑
3、国有、集体经济同私营经济的并存,为一些人损公肥私提供了便利
4、在公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共存于一个企业的股份制企业,有可能出现私人资本排斥公有资本的情况。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同非公有制经济既具有相互依赖的一面,同时也有相互矛盾的一面。看不到两者的统一,不利于公有制经济自身的发展而回避两者对立的方面,同样会给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和损失

四、如何支持、鼓励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从认识上转变观念,科学地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当代中国的经济地位
(2)针对管理上的空白或薄弱环节,采取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切实措施。
2、鼓励、支持必须与引导紧密结合起来。
(1)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
(2)把私营经济的发展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
(3)加强多方面组织建设
(3)促进微观体制创新。

五、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价值目标:为了增进中国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实现共同富裕
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促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主要含义和要点是什么?
主要含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生产资料(生产的客观条件)所有权归属或产权归属所决定的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
要点:
1、所有制是经济学范畴,其中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不是指人与物的关系,而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与非所有者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
2、所有制是由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3、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是所有制的核心
4、所有制或广义的所有权关系是历史的范畴
5、应当弄清经济范畴的所有权同法律范畴的财产所有权两个概念的关系

七、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形式的主要含义是指什么?
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形式是指一定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凭借对生产条件的所有权,获得经济价值的途径和取得收入的形式。也就是所有权的拥有者获得物质利益的经济过程和经济形式。
1、它是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经济价值的实现形式
2、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所有者凭借生产资料谋取物质利益的一种经济运动过程
3、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是由多种因素结合,互相作用的结果

八、判断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是否合理的标准是什么?
1、应当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首要标准
2、还必须以能否保证劳动者主体获得应有的物质利益为重要标准

九、为什么说现代企业制度可以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现代企业制度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一种扬弃
2、现代企业制度可以成为公有制实现过程中的微观经济组织形式。
(1)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关系组织形式有助于公有制适应市场经济。
(2)股份制可以使公有制企业通过市场融资的方式集中社会资本,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加速企业经济增长,这有助于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
(3)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在公有资本控股的条件下,公有制企业不会变为私有制经济
3、公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事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大局。

十、法人财产制度的主要规范有哪些?
1、维护明晰的产权关系
2、维护企业的法人财产权
3、维护投资者的投资受益权
4、维护投资者对企业法人承担的有限责任

十一、如何区分股份合作制与股份制?
股份制是以资本联合为基础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取决于控股资本的所有制性质
股份合作制以劳动联合为基础虽然劳动者个人的投资在入股前完全是私人财产,但是入股后,他同时作为劳动者参加联合生产劳动,自主联合劳动者是企业的主体。
在股份合作制中,劳动者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劳动者,他们不可能脱离劳动而单凭股金获得他人的剩余劳动。
因此,只要坚持以联合劳动为主,股份合作制就属于公有制性质

十二、为什么说现代企业制度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创造了条件?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看法。
原因:
1、现代企业制度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一种扬弃
2、现代企业制度可以成为公有制实现过程中的微观经济组织形式
3、公有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事关社会主义经济巩固和发展的大局
看法:
国企产权改革的内容不是将国有资产出售,而是进行转型。国有企业之所以要进行产权改革,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问题。
目前比较普遍地存在的“国资贱卖”等形式的国资流失,以及上市国企产权改革中侵吞中小股东权益的情况,应当得到遏止。
无论是否国退民进,无论是否进行狭义的产权改革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信托机制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对大股东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约束都是必要的。

十三、如何理解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谈谈你对近年来关于“国进民退”的有关争论的看法。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同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这可以从下述两方面来理解:
1、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需要同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2、非公有制经济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
看法:“国进民退”特指经济发展的“逆市场化”状态或趋势,一般有两种表现:国有经济在某一或某些产业领域市场份额的扩大,相应民营企业在该领域市场份额的缩小,以及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1、政府作用明显,常常是地方政府出面作为中介方、发挥实质主导作用,最显明的案例:如山东钢铁集团获得67%日照钢铁公司的股权(直接参与)。
2、发生行业广泛,主要发生在房地产、钢铁、能源、航空、煤炭、金融等国民经济支柱行业,并且都是经历初步改革的垄断行业,国企本就为主,但同时也有食品、手机零售等长期民营经济占主体的行业。
3、直接原因:宏观政策引发,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四万亿投资政策
4、深层原因:垄断改革滞后,因为房地产、钢铁、能源、航空、煤炭、金融等垄断行业改革迟迟推进不到位,才导致这轮逆向的“国进民退”浪潮主要发生在这些行业。
 
第六章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主要含义和要点是什么?
主要含义: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生产资料(生产的客观条件)所有权归属或产权归属所决定的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
要点:
1、所有制是经济学范畴,其中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不是指人与物的关系,而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与非所有者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
2、所有制是由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3、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是所有制的核心
4、所有制或广义的所有权关系是历史的范畴
5、应当弄清经济范畴的所有权同法律范畴的财产所有权两个概念的关系

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形式的主要含义是指什么?
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形式是指一定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凭借对生产条件的所有权,获得经济价值的途径和取得收入的形式。也就是所有权的拥有者获得物质利益的经济过程和经济形式。
1、它是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经济价值的实现形式
2、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所有者凭借生产资料谋取物质利益的一种经济运动过程
3、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是由多种因素结合,互相作用的结果

三、公有制为什么要采取多种实现形式?判断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否合理的标准是什么?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土地和公有资本的经济价值的实现形式,或者说公有生产条件和利益主体获取物质利益的途径和取得收入的形式。 总的来说,不同生产部门和行业的特点对资本投资质量和规模有不同要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求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市场经济要求公有资本进入市场流通,公有资本要为利益主体实现经济价值,必须在运动中保值增值,社会主义国家公有资本数额巨大,这些因素促成了公有资本的实现,必须采取多种途径,相应地采取多种资本组织形式。
判断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否合理的标准是:
1、应当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首要标准
 2、还必须以能否保证劳动者主体获得应有的物质利益为重要标准

四、国有资本控股形式对于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何意义?
 国有资本控股,对企业具有控制权,可以促成企业内部形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股份公司整体具有公有性。因此,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关联度大的产业,国有资本控股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的发展。

五、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国有制存在地租实现形式?
1、在中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中外民族经济所有权对立的条件下,土地所有权关系归属依然存在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土地不可能有“自由人”联合统一地共同使用,而只能由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外资主体分别使用,因此,国有土地的所有权同使用权必然发生分离,国有土地所有权同土地使用权之间存在明确的经济权益界限,而前者的经济权益就需要采取地租的实现形式
3、现存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使在国有经济内部,每个国有企业也都是相互独立的法人主体,国有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界定了社会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界限,国有土地所有权的经济价值体现了社会利益的要求
4、国有土地是重要的国有资源,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所有权经济价值的实现规律,在地租的实现形式下有偿使用,有利于国有土地资源的保护、合理使用和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利于维护全体劳动人民的物质利益,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六、为什么在农村要坚持和完善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目前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多数地区仍处于以手工工具为主、以畜力为基本动力的古代农业阶段,部分地区达到使用机械化作业的近代农业阶段,只有少数地区正在接近或达到自动控制、信息管理等现代化农业水平;农业生产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在这种生产力条件下,家庭承包经营方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实践证明,家庭承包经营制,既坚持了土地集体所有制的优越性,又克服了过去集体经济组织集中过多、过死的弊端;既能发挥家庭经营的长处,又可以通过双层经营克服单个农户经营的不足,因而有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党中央要求“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正常,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