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报业集团:是企业集团的一种形式,是以报纸为核心,以报业及带有报业外延性质的实业为主体,兼容其他非报业经营褓的经济联合体
报业集团的萌芽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报业辛迪加。20世纪初,世界最大的垄断报团是英国哈姆斯沃思
二战之后,出现了两种规模更大的报业集团:跨不同新闻行业的大垄断公司、跨行业的超级联合企业。1996年1月29日,经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我国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宣告成立.
报业集团三个基本要素:
①报业集团必须坚持以影响力较大的报纸为主体
②报业集团应包括多家新闻出版社媒体和依托报业因有功能向外延伸发展起来的其他经营范畴。
③报业集团应该拥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即拥有办好报业的物质条件,具有较大的资产实力和相对充裕的资
金,进行新闻资产管理和经营
资本主义报业集团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新闻产业集团的出现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1,从政治角度,拥有经济优势和政治特权的资产阶级为了控制舆论,进而对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各方面实行全面控制,以此维护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宣传步调一致。
2,从经济角度看,西方报业进入 “大众化报纸”阶段以后,报纸成为盈利巨大的资本主义企业。为赚取更大的利润,财力雄厚的财团借助自己的经济实力开始兼并其他,而财力不足的难以支撑,只能接受兼并。
3,从社会角度看,进入自由发展时期后的西方报纸发展迅速,种类繁多,但却往往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因此需要调整报业格局。也是一种社会需要。
我国报业集团化的背景。我国报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
1,自90年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报纸被推向市场,想在经济上立足,就要改变。
2,改革开放后,报业取得长足发展,报纸的品种、发行量、经营收入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报纸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因为经营单一,还缺乏抵挡经济风浪的能力。
3,报业的集中化趋势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反映,是报业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4,除了市场经济的孕育和催化外,也涉及国家对报业实行宏观管理的需要
5,另外,组建报业集团后所形成的系列报刊和相关媒体及实业可以提高报业服务社会的质量和水平,更好的满足社会与公众的需要。
报业集团的组织结构报业集团组织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报业集团的控制层和核心层;
第二层次是报业集团的控股层;
第三层次是半紧密层。
第四层次是以契约为纽带的松散层,是集团的协作企业
报业集团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报业集团:是企业集团的一种形式,是以报纸为核心,以报业及带有报业外延性质的实业为主体,兼有其他非报业经济实体的经济联合体。这也揭示了报业集团的三个基本要素:
第一,报业集团必须坚持以影响力较大的报纸为主体.
第二,报业集团应包括多家新闻出版媒体和依托报业固有功能向外延伸发展起来的其他经营范畴.
第三,报业集团应该拥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即拥有办好报业的物质条件,具有较大的资产实力和相对充裕的资金,进行新闻资产管理和经营.
资本主义报业集团:在西方国家,报业集团又叫“报团”“报系”,指的是拥有两种以上报刊或多种报刊的报业公司。较大的报业集团还拥有通讯社、特写辛迪加、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企业。
资本主义报业集团的特征有:1)依附性;2)垄断性;3)跨地区性;4)媒体多样性;5)利益目标终极性.
我国报业集团具有自己的特征和优势有哪些?
答:1)我国的报业集团通常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党报为核心所组成的经济联合体.
2)我国报业集团具有坚持国家所有制,坚持”喉舌”性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特点.
优势:1,宜于以机关报为龙头产品,通过办好机关报来带动其他报刊及实业;
2,宜于对其所属传媒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分工、发挥综合传播优势,取得舆论导向和社会服务的效果
3,便于集中发挥集团内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优势,形成较强的经济实力,提供更好的办报条件,大力开拓新的事业,是集团所拥有的国有资产能不断增值,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4,适于通过兼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较差的小报小刊来加强对媒介市场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中国报业集团与外国报业集团的最大区别.
答:1)国家所有而不是私人所有.
2)政党领导而不是民间主持.
3)必须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有秩序有纪律地发展而不能自由生长.
4)中国报业集团的终极目标是社会效益,而外国报业集团的终极效益.
报业集团分为:单一型(经营领域单一,只有报刊)台湾《联合报》,新加坡报业控股公司
混合型(以报业为基础,多个经营领域、发展非报业经营的企业托拉斯),朝日新闻社、星岛报业
●报业的运行方式:联合型 独立型
我国报业组建报业集团的必要性?
1.建立报业集团,是我国报业经营管理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
2.建立报业集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3.建立报业集团是维护国有资产并使之增值的有效措施
4.建立报业集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5.建立报业集团是培养报业人才和改善职工生活的需要
报业集团的形成条件。直接源于城市化 工业化
1994年新闻出版署《全国首次报业集团研讨会》拟定
组建报业集团的必备条件:
具有较有影响的传媒实力、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较为充足的人才实力、技术实力、畅通的发行实力
我国报业组建报业集团的基本途径?、
1.理顺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
2,通过内部演变或对外扩张,优化组合,形成集团
3.以资产为纽带,扩大规模
报业集团组织的四个层次是什么?
答:第一层次为报业集团的控制层和核心层;
第二层次是报业集团的控股层;
第三层次是半紧密层.
第四层次是以契约为纽带的松散层,是集团的协作企业.
促进报业集团化发展应该解决的问题
1、我国报业集团的建立不是通过兼并、合并、参股和控股等多种途径组成的企业联合体,而是报社自身经营多样化、结构复杂化所导致的孳生、分化的结果;
2、我国报业集团也不是首先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实施企业型经营管理的经济实体,而仍然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一方面,有志于发展为集团的报社要强化经营管理,壮大经济实力;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在报业经济、媒介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要营造出为建设报业集团所需的运行环境,其前提是明晰产权,其次是建设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包括报业的发行市场、广告市场、资金市场、资产市场的健全运行机制,使规模较大的报业集团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应运而生。
●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
哈瓦斯通讯社,英国路透社有世界上最大的电视新闻节目公司——
路透电视公司
各类新闻媒介集团的崛起
1广播电视集团建设 组建成电视集团或广播电视集团是进行国际范围内的广播电视竞争的要求
2通讯社的集团化发展 新华社向媒介集团的方向发展,向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性大通讯社方向前进
3跨媒体新闻集团的建设
●国际跨媒体新闻集团的运营经验
默多克的经营之道在于,其运作方式主要表现为下几个方面:
1.将传播媒介扩张所必需的软件系统(传输内容)预先准备好,实行软、硬件(传输系统)的纵向一体化。
2.适应媒介进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采取尽可能灵活的策略,使政治色彩减少到最低点。
3.总是与最有力的对手合作
4.预测并及时把握各国法律对传媒放宽限制的趋势
5.追求规模效益和新技术带来的优势
●跨媒体的新闻集团建设的途径和前景:
1.是报业集团,广播电视集团继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发展跨媒体新闻集团应注意的问题
①借鉴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明晰媒体产权,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管理
②还需防止攀比和“刮风” 未必层层处处都家组建媒介集团、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以取得规模效益为目的
以报纸编辑为职能的编务中心
以投资决策等宏观管理为职能的投资中心
以经营为职能的利润中心
以生产为职能的成本中心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