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文
简述我国古代公文产生与发展的主要线索:1)上古时期,就创造了“结绳记事”的办法。2)商代时期,出现了一种体式较为完整的甲骨文书。—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书档案;是书刻在龟骨与兽骨上的商代后期王室占卜活动的记录文字。3)西周时期,为加强国家的行政管理,已设有专门管理文书的机构与起草文书的官吏。4)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文书工作的确立时期。秦代出现的“书”、“奏”,是我国最早的上行公文。到了汉代又出现了“章”、“表 ”、“疏”等上行文;官府之间,平级官员之间的平行文种“移书”的使用也多了起来;下行文则有“令”、“谕”、“教”等。5)秦汉以后,以至明清,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下行、上行、平行的公文种类不断演变增多。6)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对封建王朝的文书工作进行了全面改革,简化文书种类,划一公文程式。
比较文书、文件、公文三个概念的异同:1“文书”可以作为所有文件材料的总称,既可以指公务文书,也可以指私人文书。还可以指一种职业、一种职务名称。最早出现于西汉。2“文件”从广义上说同文书一样,但从狭义上说,主要指机关、组织制成和发布的具有固定格式和文件版头的正式行文。出现于清末3“公文”特指各机关单位为办理公务而形成的文件材料。出现于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
第二章 公文写作
发文字号的作用是什么1)统计发文的数量,便于公文的管理。
2)在查找和引用公文时可作为该份公文的代号使用。
公文的主送机关一般有哪几种情况:1)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发出的公文,其所属的下级机关单位都负有贯彻执行公文的责任。
2)下级机关向上级领导机关发出的请示或报告等上行公文,一般都只有一个具体的主送机关,不要多头主送。3)直接向社会公众发布的公文,公文的主送机关就不必填写。
简述公文正文的写作要求:1)内容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提出新的政策规定要注意保持连续性,提法要同已公布的文件相衔接;2)所反映的情况、问题、数据等必须真实可靠,提出的措施和办法,要切合工作实际,切实可行。3)内容涉及的有关部门要经过协调会商,取得一致意见。4)在文字表达上概念准确,观点鲜明,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篇幅简短,实事求是,合乎语法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公文标注主题词的作用是什么:1)可以准确简要地概括文件的主要内容。2)可以帮助我们大大提高文件检索、查询的速度,有利于提高整个机关的办事效率,尤其是大型数据库使用主题词效果更为明显。3)有利于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主题词的标注应当注意哪些问题:1)必须在公文主题词表中选用主题词。2)公文主题词表中的类别标题不作主题词用。
3)一份文件如有两个以上的主题内容,先集中对一个主题内容进行标引,再对第二个主题内容进行标引。4)在公文上标注主题词,要直接反映出该份公文所说明的问题或论述的事物。5)主题词标引的顺序是先标类别词,再标类属词。
比较公文的正本、副本与存本的异同:正本、副本与存本的文字内容是一样的。正本是根据已经签发的定稿制发的正式文件,一般盖有发文机关的印章或领导人的亲笔签署;副本是根据公文正本复制、誉抄的其他稿本,主要供传阅、参考和备查之用。存本是留在机关的除草稿、定稿以外的印制本,只是作为查考之用。
发文机关标识(文头),是发文机关用来制发正式文件时使用的的固定版式的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字号:指由发文机关编排的文件代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加六角括号[ ])和序号组成)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