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资料:2019年1月自考《外国文学史》章节知识十四
发表时间:2018-12-26 10:17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五)美国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
1、前期代表有库柏、爱伦•坡和欧文。
欧文(美国文学之父):代表作《见闻札记》
库伯(被称为“美国的华尔特• 司各特”):《水手》被誉为“美国第一部海上冒险小说。”
“边疆系列小说”包括:《最后一个莫希干人》《草原》《探路者》等。
2、后期代表有霍桑和朗费罗、默生。
霍桑:《红字》(长篇小说) 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牧师:丁梅斯代尔。
3、惠特曼:19世纪最杰出的民主诗人,代表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代表,也使美国文学真正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草叶集》是美国现代诗和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包括:《听到美洲在歌唱》《我歌唱带电的肉体》《自我之歌》作者摒弃了传统诗歌的格律,创造了“自由诗体”。 基本主题是:自我、创造、民主。
4、麦尔维尔,代表作《白鲸》。
5、爱默生:《散文集》。表现了宗教对人性的摧残,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性,被称为是一部“心理罗曼史。”
现实主义:美国的“废奴文学”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美国废奴文学以反对美国南方的蓄奴制和反映黑人悲惨生活为主要内容。
代表作家及作品:
1、比切•斯托夫人的《汤姆大伯的小屋》是废奴文学的代表,被认为“世界小说中最令人感动的事件”,林肯称她是“以一本书引起一场战争的小妇人”。
2希尔德烈斯《白奴》:美国第一部反蓄奴制的现实主义小说。
3、爱伦•坡: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唯美倾向的作家,象征主义文学的鼻祖,被誉为“西方现代派的远祖”。
推理小说:《毛格街的谋杀案》《失窃的信》
恐怖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黑猫》
(六)俄国文学(19世纪60、70年代)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于30年代,50、60年代走向繁荣,70~90年代达到高峰,20世纪初趋向没落。(其锋芒主要指向封建主义和农奴制度)
自然派:
(1) 19世纪40年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领袖:果戈理)。
(2)该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力忠实于“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和专制制度。
(3)文学题材上,多以描写“小人物”即小官员、小职员、农民为主。
(4)体裁上,多以散文(即小说)为主,后来“自然派”便成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
(5)主要作家:果戈理、赫尔岑、屠格涅夫、冈察洛夫、奥斯特洛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小人物:
(1) 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生活底层的小人物的典型形象。
(2)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地位即地下,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因此成为“大人物”统治下被侮辱的牺牲者。
(3)普希金以其短篇小说《译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
代表作家及作品:
1、普希金:既是俄国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又是俄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他的短篇小说《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形象的先河;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成功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的形象。
2、莱蒙托夫:长篇小说《当代英雄》开了俄国小说心理描写的先河,并塑造了“多余人”形象的又一典型毕巧林。
3、果戈理: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和莱蒙托夫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俄国文学史上的“自然派”,他是“自然派”的奠基人,杰出的讽刺作家。作品有描写官僚制度的《钦差大臣》,描写“小人物”的《外套》,描写农奴制度的《死魂灵》。在《死魂灵》中,骗子乞乞科夫是线索人物,巧妙引出5个乡村地主的形象:玛尼科夫、科罗潘契加、罗土特莱夫、索巴凯维奇、泼留希金。“含泪的笑”是他创作的一大特色。
4、别林斯基:俄国现实主义美学理论和文艺批评的奠基人,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先驱。他肯定了果戈理为代表的自然派。捍卫了现实主义原则。他的理论有力地推动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代表作《文学的幻想》
5、赫尔岑:第一次使用了“多余人”这一文学批评概念来论述当时俄国文学的民族性。代表作:《谁之罪》(问题小说):主人公别尔托夫(多余人)。
6、车尔尼雪夫斯基:19世纪后期杰出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批判家,在哲学、美学和文学方面有很高的建树。长篇小说《怎么办?》塑造了一大批“新人”形象;他也曾提出“心灵辩证法”。
7、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又一多余人形象,“多余人”,并宣告了“多与人”形象的终结。
8、屠格涅夫:最早描写“新人”形象,但不是典型的“新人”形象,其长篇著作有《罗亭》、《贵族之家》,新人系列有《前夜》、《父与子》。
《罗亭》:罗亭是40年代俄国贵族知识分子中“多余人”的典型。
《贵族之家》:对正在“崩溃的贵族阶级的一曲挽歌”。主人公:拉夫列茨基。
《前夜》:俄国姑娘叶琳娜和保加利亚革命者英沙罗夫是性格坚强,具有崇高理想的新人形象(第一部反映新人形象:平民知识分子的作品)
《父与子》(代表作):一部社会心理小说,描写的是平民知识分子与贵族。
《怎么办》(长篇小说):典型的“问题小说” 主人公:薇拉、罗普霍夫、吉尔沙诺夫(三角恋爱),最高典型:拉赫美托夫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光辉形象。
9、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民族戏剧之父):著名戏剧《大雷雨》被称为“生活的戏剧”。主人公:卡杰琳娜、鲍里斯。
10、杜勃罗留波夫(英年早逝)《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针对《大雷雨》。
11、涅克拉索夫:《谁在俄罗斯能过上好日子》(长诗)。
(七)分析比较题:19世纪英、法、俄三国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比较。
相同点:
1、19世纪英、法、俄三国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2、都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的、本质的、真实的东西,同时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3、他们都特别注意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描写;注重表达广大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对社会的批判,是从改良主义制度出发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4、都注意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异同点:
1、 法国文学的特征:
(1)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矛盾。
(2)揭露了金钱的罪恶。
(3)描写了个人反抗者形象。
2、 英国文学的特征:
(1)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
(2)善于描写小人物的矛盾。
(3)具有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的倾向。
(4)女性文学异军突起:经受过女权主义洗礼的英国妇女开始觉醒,她们用文学来实现自身的价值。(玛丽•雪莉、苏珊•弗里娅、乔治•艾略特、勃朗特姐妹)
3、 俄国文学的特征:
(1)文学与人民解放运动紧密相连,以批判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为主要内容。
(2)具有悲怆的情调,反映时代的苦难,表达了知识分子忧愤、焦虑及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
(3)独特的形象系列:多余人、小人物形象。
(4)有系统的进步理论作指导: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的美学。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