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9年1月自考《20世纪欧美文学史》章节总结十四

发表时间:2018-12-21 10:04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二章 早期苏联文学和侨民文学“第一浪潮”
1.了解与识记:十月革命后俄罗斯文学的两大板块;
答:苏维埃俄罗斯文学和俄罗斯侨民文学
早期苏联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
答:曼德尔什塔姆:《岩石》《悲痛》《第二本书》《时间的声响》《诗歌》
叶赛宁:《白桦》《罗斯》《我是最后一名乡村诗人》《给母亲的信》《悲痛,我的星,你不要坠落……》《别了,巴库,我不能再看到你》
马雅可夫斯基:《一亿五千万》《臭虫》《澡堂》
扎米亚京:《暴徒》《洞穴》《最主要的故事》
皮里尼亚克:《荒年》《红木》
普拉东诺夫:《切文古尔镇》《地槽》《初生海》
侨民文学的“第一浪潮”的代表作家作品。
答:什梅廖夫:《死者的太阳》《朝圣》《上帝的夏日》
列米佐夫:《池塘》《背着十字架的姐妹》《被掀动的罗斯》
茨维塔耶娃:《离别》《致勃洛克诗抄》《普叙赫:浪漫作品》《手艺》
豁达谢维奇:《沉郁的诗》《名人陵墓》
苔菲:《大地的宝藏》《静静的小河湾》《小城》《六月的书》《女巫》《冬天的虹》
伊凡诺夫《第三罗马》《彼得堡的冬天》《涅瓦大街》《中国剪影》《现代纪事》
阿尔丹诺夫:《圣赫勒拿,一个小岛》《锁钥》《起源》
扎伊采夫:《莫斯科》《悠远的回忆》
波普拉夫斯基:《旗帜》《降雪时分:1931—1935年诗抄》《戴着蜡制的花环》
纳博科夫:《洛丽塔》《马申卡》《请君赴死》

2.掌握:“无产阶级文化派”;
答:主要领导人波格丹诺夫鼓吹历史虚无主义,主张全盘否定文化遗产,企图“在空地上”建立一种纯粹的“无产阶级文化”。无产阶级文化派以极端庸俗化的观点指导创作,排斥对任何个人和人的心理的表现,其作品显示出极度虚夸、空洞、浮泛、狂妄的特点。
“谢拉皮翁兄弟”:
答:这派作家反对政治干预艺术写作,强调形式与技巧,追求最品情节的复杂性和戏剧性、故事结构的新颖奇特和叙事艺术的生动有力,有志于把19世纪俄国文学传统和西方文学经验结合起来,表现当代主题。

“拉普”:
答:拉普,即“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它的核心人物阿维尔巴赫、法捷耶夫等,推行宗派主义路线,唯我独左,粗暴地攻击包括高尔基在内的所谓“同路人”作家,常常把政治口号直接搬到文学中来,提出臭名昭著的“辩证唯物主义创作方法”,宣扬庸俗社会学的文艺观。所谓的文学批评,也就是打棍子、扣帽子的典型,“拉普”的活动,是极左文学思潮在20年代的集中表现,是三四十年代这种思潮大肆泛滥的前兆。

俄国形式主义学派:
答:十月革命前已经形成的俄国形式主义学派是20年代最富活力的理论批评派之一,代表人物之一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艺术的目的是提供对事物的感觉”、艺术的手法是使事物“陌生化”的观点,对艺术的本质问题做出了新的、独特的回答。形式主义学派对文学作品的形式、文学的特质和规律的关注,打开了文学研究的新天地,并由于形式主义理论家们自身想国外的迁移,带动了西方文艺理论与批评的革命性变革。

侨民文学的“第一浪潮”创作的基本主题:
答: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中抒发去国之苦、离别之恨、思乡之愁,成为侨民文学“第一浪潮”的一个重要主题,随着时光的流逝,一些阅历丰富的作家和诗人们将艺术注意力转向激动着人类的永恒主题,如人生的奥秘、生活中的宗教因素、爱情与死亡,等等,表现这一主题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形而上的思辨色彩。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