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9年1月自考《20世纪欧美文学史》名词解释一

发表时间:2018-12-20 10:51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长河小说:罗曼.罗兰创作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开创了”长河小说”这一新的类型。通过一个人的命运或者一个家族的历史反映民族或时代的变迁。(如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马丁.杜.加尔《蒂博一家》、高尔斯华绥《福赛特世家》、托马斯《布登.勃洛克一家》、高尔基《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德莱塞“欲望三部曲”)

心理小说:是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另一种重要类型。代表有:纪德、莫里亚克、乔治.贝尔纳诺斯、朱利安、格林等人,其作品主要描写财富、情欲等东西与人内心的恶之间的关系。并受到现代心理学的影响,较多地通过梦境、自由联想等来展示人心灵深处隐秘的角落,大量采用内心独白等手段。

社会小说:是20世纪法国文学的一种重要类型。更多地集成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地传统,侧重描写当代法国、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政治风云、战争和重大社会事件。代表人物:莫洛亚、马尔罗、巴比塞、阿拉贡等人。

乡土小说:乔治.桑是19世纪乡土小说的代表。20世纪,法国乡土小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代表人物有让.季奥诺、加布丽艾尔.柯莱特、莫里斯.热纳伏瓦,他们的作品描写大自然的美丽和威力,歌颂人和自然的斗争,表现人们对乡土的热爱和农民们的悲欢离合,是20世纪法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愤怒的青年:50年代,英国文坛上一批青年作家群起,在二战后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普遍感到理想与社会现实的格格不入,以愤怒和不满为文学创作的共同主题,表达了人们对社会普遍的愤懑情绪以及对命运无能为力的失落感,长于塑造有愤怒气息的反英雄形象。其命名来自莱利.艾伦.保罗的自传体小说《愤怒的青年》。 代表作家是约翰.奥斯本、金斯利.艾米斯、约翰.维恩。
从艺术上看,这一群体继承并发扬了英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运用讽刺艺术,入木三分地揭露了社会环境的可笑、人物可悲的命运、生活的庸俗和前途的黯淡,其作品一般具有活泼生动、嬉笑怒骂的风格特色。

迷惘的一代(美国):一战后,美国进入了所谓的太平盛世的20年,幻灭和狂欢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以厄内斯特 、海明威、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为代表,形成了美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作家群体,集中表现了战争给一代青年肉体与精神上造成了难以弥合的创伤。
斯泰因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被年轻作家海明威写在《太阳照常升起》的扉页上,于是这一代被命名为“迷惘的一代”.

奥登一代 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诗坛出现了以奥登为代表的年轻的“奥登一代”诗人。他们用诗歌反映社会和政治问题,并积极参加左翼运动,在青年中影响较大。主要代表作家是奥登、路易士、斯蒂芬.斯本德和路易士.麦克尼斯等在牛津大学学习的年青诗人。

新实际主义”浪潮:1925年左右,德国文坛兴起了”新实际主义”浪潮,作为表现主义的反对者,它主张文学要表现生活的本来面目,主张作家客观、实际、具体、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

流亡文学:由于反对法西斯,德国出现大量流亡作家(大部分属于现实主义作家),他们立场各异,但都反对法西斯。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承受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压力,很多因精神崩溃而自杀,在12年里出版了2000多种图书,向全世界人民真实再现了法西斯专政前后德国的社会状况、法西斯的残暴行径、流亡作家们在异国他乡的不幸遭遇。流亡文学是德国文学在法西斯统治时期保持德国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学。

“间离效果”理论 布莱希特提出了“陌生化效果”又称“间离效果”这一戏剧术语。所谓“陌生化效果”,是指舞台演出要使观众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时间以新的形式出现,使观众感到惊奇,从而引发他们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