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
基础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并为大多数产业提供服务的产业。
2.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产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间投入产出、供给需求助数量关系。
3.
产业布局:又称产业分布、产业配置,是指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具体来说,产业布局是指企业组织、生产要素和生产能力在地域空间上的集中和分散情况。产业布局的涵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产业布局是指工业布局,广义的产业布局是指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在内的所有产业在地域空间上约分布与组合。
4.
瓶颈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未得到应有发展而已严重制约其他产业利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
5.
产业组织理论:是以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主要任务是分析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揭示企业之间关系变化的规律及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产业组织理论是主要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等三大部分按顺序构成的体系。
6.
产业发展战略:是指根据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和条件的估量,从全局出发制定的一个较长时间内产业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7.
产业结构政策:是指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演化趋势,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制定的产业政策。
8.
高级产业结构:是指以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及第三次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这是发展水平最高的产业结构。
9.
产业关联:又称产业联系,是指产业之间在经济技术上的数量比例关系,主要包括产业之间投入产出、供给需求助数量关系。
10.
产业平衡发展战略:是指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产业部门、各地区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从而实现产业总体和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快速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
11.
支柱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的总产出中占较大比例的产业。
12.
市场结构: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中,特别是SCP分析框架最基本的概念和研究主题,它一般是指产业内企业间市场关系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主要包括卖方之间、买方之间、买卖双方之间、市场内已有的买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市场的买卖方之间在数量、规模、份额、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关系与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的形式。
13.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各产业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具体来说,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包括数量比例关系由不协调不断走向协调的合理化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不断向高层次演进的高度化过程。
14.
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市场形成和体现的利益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市场交换关系、竞争和垄断关系、市场占有关系、资源占用关系等。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