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1.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对企业的意义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理解与合作;有助于确定企业对不同客户应给予多大的信用额度;寻找信誉更好,竞争力更强的客户;使合同文件中一切有关客户的细节信息得以妥善保存;有助于出口企业评估和避免国家风险。
2.企业进行资信调查的基本过程。 确定目标和范围;制定调查计划;确定收集资料的策略;收集并整理信息;形成调查报告;制作客户档案。
3.怎样确定每个客户个体的信用额度? 参考其他债权人给予的信用额度;低额启动,随经验增长;按时间段确定购买数量;以调查机构的评级为基础;使用公式法计算出信用额度。
4.分析应收账款转让的利弊。 利:迅速筹集到短期资金;清除坏账隐患;可以利用专业代理机构的优势去收回帐款。弊:减少企业的既得收入;代理机构额外要求。
5.企业信用管理的具体目标 建立规范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全面提高企业管理素质;强化客户资信管理,防范销售中的信用风险;规范赊销业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信用约束力;控制逾期应收帐框,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财务质量;加强欠款追收,减少呆账、坏账损失,提高企业经营利润。
6.信用销售对于赊销企业的积极意义 扩大销售规模;提高卖方的竞争力;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减少企业的库存;防止三角债发生。
7.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范围 买方破产或丧失偿付能力;买方拖欠货款超出一定时间;买方在发货前无理中止合同或发货后不按合同规定提货、付款;买方所在国实行汇兑限制;买方所在国实行贸易管制;买方所在国发生债务危机而颁发延期付款命令;卖方所在国发生战争、动乱等。
8.应收账款融资的原因
企业筹措经营资金的需要;企业为了减少管理费用和风险,降低收帐成本;金融公司的利益驱动和业务扩展;应收帐款融通本身的特点也是其被采用的动因之一。
9.企业信用管理的职能
确定每个客户的商业信用条件,并保证在信用期满时及时收回帐款;从客户群众识别出存在信用风险、可能无力偿还货款的客户;与企业其他部门密切合作,提供意见和建议,尽可能在扩大企业销售额的同时避免信用风险;对本企业的客户群进行经常性监控,既要及时注意发生信用风险的迹象,又要及时发现可能使企业获得更大利益的机会;设定企业对每位客户所能承受的最大损失的限额,作为警戒线,防止损失扩大,并与其他部门合作尽最大努力弥补已经发生的损失。
10.科学信用管理流程
客户资信调查,信用风险分析,信用政策制定和执行,应收帐款管理和逾期帐款追收。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