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
临床心理学:是一种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程序,对智力、情绪、心理及行为问题进行理解、预测和干预的职业。
2.
心理评估:心理评估可以确定疾病或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并对症状、心理困扰或行为问题做出诊断和解释。
3.
诊断:诊断的一般定义是仔细地调查事实以决定疾病的性质。
4.
个人反应定势:是指贯穿整个刺激状态的个人生理反应模式的一致性。
5.
灵敏度:是指同一构想中各种不同成分精确反映变动的程度。
6.
自然观察:这是一种在自然环境中对行为进行系统监测和记录的方法,通常观察者受过训练并且不是该自然观察中的典型部分。
7.
时间取样:即将观察阶段(如每周三次半小时段)分为简单的间距(每节15秒),观察者(为精确起见,至少2人)在每一间距中记录预先选择和定义的行为。
8.
模拟评估:是安排一种使得目标行为易于发生的测量情境,这尤其适用于观察那些在自然环境中难以观察到的低比率行为。
9.
情境模拟:即在一个人为布置的情境中评估个体,如酒吧、游戏室。
10.
心理治疗:是指一系列用以改变人们的行为、思想以及情感的方法。
11.
自我效能感:即那些自信,觉得自己能做好,或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更容易表现出有效的机能。
12.
婚姻治疗:婚姻治疗中的“病人”是已婚的夫妇,即夫妇双方同时参与治疗过程,婚姻治疗的重点是出现了障碍的婚姻关系。
13.
家庭治疗: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旨在改善家庭机能或家庭中个体成员机能的,以改变家庭成员间交互作用为重点的心理治疗。
14.
焦虑性神经症:这种异常主要表现为坐立不安、激动、浮躁、极度紧张、失眠等,但又不知该如何改变。
15.
系统脱敏:系统脱敏就是一步一步逐渐地消除神经症性的反应。
16.
自杀:是指任何旨在结束自己生命的有计划的行动。
17.
生活应激:它包括各种各样的不幸的生活事件。
18.
治疗组合策略:是指为提高治疗的效果,通过增加成分来发展另一种治疗方案。
19.
治疗参量策略:是指改变治疗的某些特殊成分以决定如何最大限度地造成治疗性改变,通过治疗纬度或参量被改变以发现实施治疗的最佳方式。
20.
治疗过程策略;
过程研究策略则探讨治疗的改变机制,以及治疗过程中治疗者和病人之间的交互作用问题。
21.
特质(个体差异)模型:特质论或说个体差异模型认为行为的基本决定因素是特质,即在行为中起决定作用的稳定的潜在的素质或说特质。
22.
特质:阿尔波特将其定义为以某种特殊的模式做出反应的行为趋向或心理倾向。
23.
系列内设计的要素:从组成一个时间序列的一系列数据点中提取出对其稳定性、水平或趋势的评价。
24.
健康心理学:集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专门教育培训及科学研究于一体,以促进健康、防治疾病、探求病因、确定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诊断和先前症状为目标,同时也要分析有关的卫生策略,提出建议并促进其实现。
25.
应付科学:即研究应付紧张的策略,以及在紧张性事件、社会支持、认知评估和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
26.
社区心理学:目前已基本上获得了独立,它所关注的是社会群体和社区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27.
流行病学:探讨的是引起疾病发生、传播及引起患者生理和行为变化的因素,主要关心的是环境特征与特殊疾病的行为特征之间的关联,以及不同环境中的公害效应等。
28.
三级预防:即通常所说的治疗。对象为精神病患者,致力于把不利情境的持久性与破坏性降至最低。
29.
二级预防:对象是那些“处于危险阶段”,但尚未形成确定症状的人们,它是针对那些目前尚未发生问题的人们的。
30.
“守门员”案例查找法:在两个项目中被成功利用的一种查找潜在病人的方法。
31.
守门员:是指那些在他们工作或社区活动中有机会去观察那些实际上已有或可能会有问题的年老的人们。
32.
社会支持网络:个体的社会支持网络是指那些持久的社会联系,它把个体和建设性的资源联系起来,以达到有效的个人适应。
33.
初级预防:指提供一些能够降低精神病发病率的干预项目。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