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筹资的概念与特点
(一)筹资的概念(识记)
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发展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者银行借款等形式筹集资金的活动。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来源于债权人的借贷资金和股东提供的股本金。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或股票、向银行及非金融机构取得借款、赊购、租赁等方式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二、筹资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和要求(识记)
(一)筹资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
1.实行筹资业务的职责分工;
2.实行筹资业务预算和审批控制;
3.正确对筹资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4.建立和健全筹资业务凭证流转与管理等制度;
5.定期清理筹资款项,保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6.保证筹资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在财务报表上的正确披露。
(二)筹资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要求
1.保证筹资业务会计核算资料准确可靠。
会计部门应当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筹资业务账务处理,合理摊销债券溢价和折价。正确计提并适当支付利息和股利。筹资记录包括实物记录和会计记录。加强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正确编制会计凭证。
2.保证筹资业务合规合法。
办理筹资业务应当经过适当的授权审批。一项筹资计划必须经过董事会的审批。批准后,编制实施细则,经董事会审核后才可执行。
3.保证筹资业务计算准确。
会计部门应当对债券溢价和折价进行准确的计算并合理地进行摊销。
债券的实际发行价高于债券面值,就会产生溢价。发行价低于债券面值,就会产生折价。溢折价要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摊销。
4.筹资的安全性。
筹资占用资金需要承担资本成本,债务性资金还需要到期归还,不同筹资往往带有程度不等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应妥善安排资本结构,努力降低财务风险。
5.确保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对资金的需求。
企业筹资必须根据企业资本的投放时间安排来予以筹划,避免筹资过早而造成投资前的资本闲置或筹资滞后而贻误投资的有利时机。
本节重点内容:筹资的概念和特点。筹资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目标和要求。
三、职责分离制度的设计
为保证筹资业务控制目标的实现,单位应当建立筹资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办理筹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1.筹资计划编制人与审批人适当分离,重大筹资必须由独立于审批人之外的人员审核并提出意见,必要时可聘请外部财务顾问。
2.办理债券或者股票分析的人员与会计核算岗位适当分离,通常由独立的机构代理发行债券和股票。
3.会计核算人员与负责收付款的人员相分离,利息或股利计算及会计核算的人员与支付利息或股利的人员适当分离,并尽可能应聘请独立的机构负责支付业务。
4.保管未发行的债券或股票的人员与负责会计核算人员适当分离。
5.不得由同一部门或者个人办理筹资业务的全过程。
四、授权审核制度的设计
一般董事会都事先授权财务经理编制筹资计划,由董事会审批。
(一)授权批准制度
1.企业应授权批准一名总经理负责筹资业务,对其所负的责任及授权范围予以明确。
2.负责筹资业务总经理应在经营活动中不断地分析企业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数量,并在认为恰当的时候编制筹资计划。筹资计划必须提呈企业领导审批。
3.筹资计划批准后,企业应聘请法律顾问和财务顾问共同审核该项筹资活动对未来净收益增加的可能性及筹资方式的合理性。
4.企业应授权财务经理策划具体的筹资业务细节。企业领导需集体加以逐项详细审核。
5.对筹资计划和实施细则进行审核后,应以书面形式记录审核结果,并特别注明筹资的执行程序及各项手续,以便于今后修改。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