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9年1月自考《心理学》重点总结七

发表时间:2018-11-28 17:17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1. 简述学习心里学的作用和意义答:a认识内在世界b调整和控制行为c直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心理学应用领域: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3工作与组织心理学4广告和消费心理学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3. 简述社会认知过程。答:信息的搜集与选择\信息的整合过程

4. 简述社会认知过程中信息整合的特点。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效应。

5. 问题解决应具备哪些特征,影响因素?目标指向性;(2)操作系列性;(3)认知性操作。问题的表征方式,无关信息的干扰,功能固着性,心向

6. 注意具有哪些特点和功能?指向性;集中性。1选择能力,注意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心选择出重要的信息给以反应,同时能够排除掉无意义信息的干扰。2维持功能,注意使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比较高的紧张状态。3调节功能,注意帮助人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

7. 注意和意识的联系与区别:1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2注意与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形态。

8. 意识具有哪些状态?可控制的意识状态;(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3)白日梦状态;(4)睡眠状态。

9. 简述人格调控中自我调控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2主要作用,对人格各成分进行调控,使之完整统一和谐。

10. 创造性思维主要有哪些特征?和影响因素。创造性思维是指相对常规思维而言的,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和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想活动。敏感性,即容易接受新现象,发现新问题。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发挥自由联想。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的思想的能力。再定义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洞察性,即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影响因素:智力因素、人格因素、环境因素、动机因素。

11. 简述知觉的特性:整体性,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12. 简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1感觉通道的差异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3个体的兴趣和情绪。

13. 群体的基本特征:1我们通常将成员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体称作群体。2基本特征:群体规范、群体的凝聚力、群体中的角色、群体领导。

14. 什么是群体?群体有哪些主要功能?群体是指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2)功能:给成员以心理上的归属感;使成员具有认同感;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

15. 人的整个睡眠过程可以分为哪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过渡期,第二阶段为轻睡期,第三四阶段为沉睡期,第五阶段为快速动眼睡眠。

16. 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2开发自己的各种潜力,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3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4提高自己与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5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17.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答1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更多的是与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经验。情感更多的是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2从发展的早晚角度看。人出生时就有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3从反应特点看。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动机,调控适当 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起促进作用,不当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起瓦解功能,健康,信号

18. 身体语言的功能。答1象征,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通常对身体语言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约定俗成的身体语言也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2说明,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常作为言语沟通的补充说明。3调节,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在沟通过程中能够调节沟通过程,强化或者弱化沟通者传达的意义、节奏和情感。4情感表露,在沟通中,沟通者的坐姿、站姿、走姿等也传达着很多的信息,特别是情感信息。

19. 什么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本能需要,合群需要,自我肯定的需要。首先,人的交往时一种本能,是在个体进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其次,每一个人都具有合群需要,适当的人际交往时个体满足自身合群需要的手段。最后,每一个个体对自身的了解都来源于社会学习过程,必须依赖于与他人的交往。

20. 简述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调节与维持功能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