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品
1.分析《华美窗帷的后面》
一、语言风格:“具体平易”
1.邹韬奋的文章多数是就当时有意义的事,阐明事物的性质,指出事物发展前途。
2.没有空泛的议论,没有繁琐的叙述,文字简短有力,贴近生活,清新活泼。
3.作者平实的语言风格源于他的群众观点,对群众说话,为了和群众讨论和解决各种问题。
二、标题特点及寓意
标题特点:巧设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和思考的兴趣
寓意:隐指资本主义社会背后暗藏的不易被人发现的事实,即金钱至上,人情冷漠。
2.分析《桌上的表》
一、主题表现和选材的特点
1.主题:表现了人民军队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懂人民群众一针一线的高贵品质。
2.文章选材寓意于细、由小见大的手法。
3.选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这一事件传递了我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信息,也向读者描述了我军纪律严明的高大形象。
二、结构特点
纵式结构,按时间顺序,叙写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主体:围绕主题叙述,主次分明
全篇叙事紧凑,首尾呼应
结尾:启发性结尾,提示读者进一步思索和认识。
三、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反映战争题材,一般都抓大的事件、大的场面,这篇通讯抓住一件小事,反映了一个大主题,展示了我军严明的作风,揭示我军必胜的深刻主题。
3.分析《访“葡萄常”》
一、人物专访的特点
1.人物专访是对读者关心的人作专题采访的一种特殊通讯。以与被采访任务的谈话为主,有机地穿插必要的背景材料和现场情景
2.具有特定性:采访目的、问题、场合、对象、报纸
3.具有人物、现场、作者三要素,现场感很强
4.写作具有灵活性。
二、写作技巧:
通过软枝葡萄百年兴衰的历史,展示了常家五姑侄的坎坷命运,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和历史性。
前四段:介绍葡萄常的主旨、名声的由来成员基本情况,运用细节描写
因人写事,缘事写人,将现实情境、往昔生活、旧社会的苦难和今天的幸福连结在一起。
题材:“小处着笔,大处着眼”,把一家人的生活与中国百年沧桑巨变联系在一起,又与合作化运动的现实背景融合,既有历史感又有时代精神。
三、语言风格
通俗易懂、明白晓畅
朴实平易、具体真切
准确明晰、形象生动
行云流水、娓娓而谈
四、穿插的“画堂春”词的特色和作用
“画堂春”词鲜明生动,形象具体,寓意深刻
既使专访富有文采,又增强新闻色彩
提供了新闻事实,艺术地再现常家姑侄和软枝葡萄的命运、经历
解释了作品思想,更好表现主题
陶冶情操,增长了读者的文学修养
4.简析《春夜》
一、描写领袖人物的写作特色
1.材料丰富,形象感人。通过具体事例表现总理关心群众的高尚风格和平易近人的作风。
2.将景物描写融入叙事、抒情之中,烘托气氛,感染力强。
3.选材另辟蹊径,不落俗套,既写了领袖人物和蔼亲切、平易近人,又展现了领袖人物的高尚伟大。
4.叙说详细,文笔生动。对人物语言、行动、心理及周围环境的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
二、描写的作用
使人物形象丰满,具有立体感。
抓住周总理的具体、感人的情节来表现,展现其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景物描写使作品更富有形象性,对创造意境起到重要作用
三、题目及文中具有浓郁抒情性的景物描写的深刻寓意
文中具有抒情性的景物描写与人物的思想、活动构成有机联系
优美清晰的语言,情景交融的描写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为事件烘托气氛,有助于事件的推移和发展。
作者选择特定的场景、环境,在描述中抒发情怀,写景叙事抒情三者交织在一起
在一些事实感人之处及时抒发感情,生动揭示周总理的精神境界、高尚的品格和平易近人的作风。
四、如何表现领袖人物高尚伟大的品格
记述的是周总理伟大一生中的一件小事,通过和演员的交谈,突出表现了周总理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作风和对文化战线问题的关心,通过人物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的刻画来展现,表达“人民总理爱人民”的内涵。
5.分析《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一、写事与写人的关系
1.事件通讯以写事为主,但人和事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2.事件通讯不集中刻画某一个人物,而是写出人物群像,体现时代精神。
3. 围绕求药、找药、送药、接药情节的逐一展开,表现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塑造了一批英雄群像。
二、主题
报道了首都和山西平陆各方面的干部群众,为抢救61个食物中毒的民工生命,齐心协力做出的感人事迹,充分反应那个了60年代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显示了我们的人们团结友爱,相互协作的共产主义精神,表现了党和人民政府对劳动人民的关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三、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
从1960年2月2日晨7点(平陆事件发生日)写起,一直写到2月5日(食物中毒的民工被抢救脱险)
纵横结合式结构,时间顺序与空间的转换
以时间的进展为叙事线索,分别记述了北京和平陆两地干部群众抢救阶级弟兄,克服一个个困难的感人事迹。
6.分析《英雄登上地球之巅》
一、如何正确处理英雄人物与党的领导,及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1.写中国登山队员突破人类登山史上90年来未能突破的难关,为祖国争得荣誉的感人事迹。
2.无论在登山之前、登山之中、登山之后,读者都可以领悟到中国共产党对登山英雄的影响。
3. 写登山队员的英雄事迹,展现他们的思想风貌的同时,揭示了党的领导、祖国和人民的大力支持,是他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力量源泉。
二、景物描写的特点与作用
作者从描绘自然景色入手,起到了向读者交代珠穆朗玛峰自然背景的作用,有助于读者了解登山队员所面临的客观环境状况,渲染了环境气氛。使人物处于自然矛盾之中,烘托登山队员英勇壮举,深化主题。
三、深刻含义及影响
重大事件:我国登山队员首次登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
时代背景:1960年,说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的支持,我们能战胜一切困难,直达胜利的目标。
主旨: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任何困难也吓不倒的!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勇气和毅力。
7.分析《一厘钱精神》
一、议论的作用
1.议论对新闻事实启动了高屋建瓴的作用,推动新闻事实的展开,既是文章内涵的集中表现,又是文章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2.揭示出一厘钱、一分钟、一根火柴这三件事的内在意义,揭示了新闻事实的底蕴。
3.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表明作者的倾向,深化主题,揭示事物意义,影响读者。
二、从日常工作生活中选材,提炼主题的采写特色
选取了三个典型的材料,一厘钱、一分钟、一根火柴,说明:伟大的事业要从最小的事情做起。使得这三件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实从一般增产节约的层面,升华为更深刻的意义,提炼和深化了主题。
从文章的写作规律看,深刻的主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对事物包含的本质加以发挥和引申,将一事物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把主题的意义推及到生活的面上,才能得到深化。
三、各小节的中心思想、相互关系及如何表现主题
四个小节:“一厘钱”、“一分钟”、“一根火柴”、“一个真理”
前三节分别选择了紧扣主题的典型材料表现主题。 “一厘钱”从降低成本、节约原材料,“一分钟”从提高每分钟的劳动效率,“一根火柴”从提高每一件产品及工作质量,三件事表现“一个真理”:伟大的事业要从最小的事情做起。
相互协调,层层深入,从不同角度说明、表现主题,有理有据,使主题得到深化。
8 .分析《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一、主题
1.通过报道焦裕禄在兰考县工作期间向“三害”宣战、与病魔抗争、教育培养干部等事迹,展示了焦裕禄作为党的干部的光辉形象:
坚强的党性、革命的胆略、艰苦朴素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
2.反映了我党的干部与人民同甘共苦、共患难的优秀品质和共产党员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
二、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从日常工作生活中选材,提炼主题的采写特色
文章通过矛盾冲突来体现人物的思想性格。三个斗争:1.同三大自然灾害作斗争;2.同干部中在困难面前灰心丧气的错误思想作斗争;3.同自己的病痛做斗争
体现焦裕禄“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革命性格。在矛盾中显现人物思想、言行,烘托主题。
9.分析《水城威尼斯》
一、通过景物描写,描绘水城的地方特色
1.通过水、桥、船等典型景物,多侧面地描绘了威尼斯这个世界著名的水城的地方特色。
2.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记叙作者参观水城威尼斯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描写景色时,重在客观叙述,善于蕴藏感情,借景抒情,揭示眼前景物所蕴含的思想意义。
3.大量关于水、桥、船的风光描写,特有的建筑、街景,抓住特征,点面结合,写出威尼斯特有的神韵
二、历史、地理等材料在风貌通讯中的作用
风貌通讯在介绍一个地区的风貌时,不仅要让读者了解概貌,还要向读者传播知识、传闻、典故等内容。
关于拿破仑和圣马可的典故,增添了她的古老神奇的色彩,开阔了眼界。
介绍了威尼斯与苏州结为姊妹城,表明了与中国友好的情谊,融历史材料和现实意义一体。
三、语言风格
语言简洁、准确明晰、具体生动、真实自然。
抓住能反映主题的最感人的景物,采用朴实无华的笔调,具体真切的语言将其生动描述出来
通过移步换景的结构、广阔灵活的视角,描绘出一幅奇巧的水城“风景画”。
10.分析《写在绢帕上的诗》
一、邓拓的诗在结构上的作用
1.文章表现了邓拓与丁一岚之间的文字缘、革命情,时间跨度40年。如何在这样长的时间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是这篇报道的成功的关键。
2.记者选取了邓拓的诗作为报道的主线,既符合人物的身份,又能串联时空,反映主题。
3.报道引用的诗,从《初晤》到《心盟》,《战地歌》及1948年春的是做,完整再现了邓拓、丁一岚从相识、相恋、结婚到几十年共同生活的过程,每首诗对应一个感人的场面或故事,真挚感人,同时结构上顺畅自然。
二、邓拓的诗在艺术特色及表达上的作用
总体上:情深意切、真挚感人,具有“寓豪情于缠绵悱恻之中,书壮怀于低回婉转之内”的艺术特色。
这些诗贯穿全文,联系邓拓和丁一岚的昨天和今天的重要实物。既起到印证和说明事实的作用,又寄托和表达情感,表现主题
对塑造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通过诗看出两人的深厚情谊、理想追求、人生信念和高尚的情操。
三、以诗为主线,谋篇布局、串联时空的结构特色
语言简洁、准确明晰、具体生动、真实自然。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