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播音员和主持人心理
一、名词解释
★★★1、把关人:“把关人”一说是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勒温所提出的有关传播者的理论,他认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显然,勒温指的“把关人”是包括所有新闻从业人员的。
★★★2、人格化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主持人不是演员,不是在表演,他们的形象是人格化了的,是以“真我”的身份与观众面对面地交流。这种人际交流中的“拟态”传播即人格化传播。
★★3、人格:是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为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4、角色认知:在扮演角色之前应当对角色内涵有所了解和认识,这在心理学中称为“角色认知”。有了准确的“角色认知”,才可能以一定的行为准则将自己在社会交往和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定位在一种公认的规范当中,尽其所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5、角色定位:就是将从事某一职业的主体的所作所为,规范在一定职业所必需的思想行为准则中。
★★★6、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将从事播音和主持工作的人的所作所为规范在播音员、主持人所需的思想修养及行为准则中,以满足受众对他们应有的角色期待。
★7、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双重角色:作为播音员和主持人,既以个体的身份展示别具个性的播音和主持,又以体现媒介性质、特色为己任,因此,我们称其为双重角色。
★★★8、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每个人在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形成的千差万别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9、移情:作为心理学的一般用语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能设身处地感受和理解对方的心情。
★★★10、反应时:即反应时间,指人的反应潜伏期,即从刺激出现,到人做出明显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反应时越短,应变能力越强。
二、简答题:
★★1、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心理素质要求是什么?
参考答案:(1)善于把关,人格健康高尚,角色定位恰当准确;(2)善于移情,对象感强;(3)语言功底深,口才流利,善于言辞;(4)声音条件好,音质音色俱佳;(5)应变能力强,思维敏捷,临场反应迅速、准确;(6)有驾驭、控制、引导、组织整台节目的能力;(7)有魅力、有个性,能吸引受众等。
★★2、播音员和主持人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播音员和主持人都是位于前台,备受受众关注的新闻工作者。他们不是一个简单的“传声筒“、播音器,而是媒体最积极的传情达意的角色,是媒体联系受众的桥梁或曰中介人,同时也是电子媒体最后的把关人,是节目特色人格化的体现,其在整个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3、对主持人“媒介人格”的要求是什么?
参考答案:(1)牢记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的宗旨;(2)要有独立的意识和见解;(3)具有宽厚人性、表里一致,诚恳面对受众;(4)要有敬业精神和责任心;(5)要讲良心;(6)要有丰富的知识。
★★★4、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如何进行角色定位?
参考答案:(1)作为新闻节目主持人,其角色定位应当是集采、编、播于一身的主持人。(2)新闻节目主持人是新闻节目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又是新闻事件的采访者、稿件的编纂者,同时又是播出者。(3)新闻节目主持人所从事的是新闻传播全过程的工作。
★★★5、播音员和主持人的移情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要善于设身处地领会记者、编辑融入稿件里的思想感情和体验受众对新闻的需求心理。善于领会以便很好地表情达意。善于体验,把握受众的情感内质,追踪并跨越受众对某一新闻稿件内容可能产生的情感需要。
(2)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情感(借助声音或形象)去感染受众。推心置腹,待人以诚。充分利用有声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以传递感情感染受众。及时抓住现场出现的情感闪光点,就势燃旺情感火花,以此感染受众。
(3)移情能力也表现在控制情感方面。在情感移入、移出时,要注意把握好分寸,以避免情感过急发生负面效应。
★★★6、主持人应该怎样运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受众?
参考答案:(1)推心置腹,待人以诚。(2)充分利用有声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以传递感情感染受众。(3)及时抓住现场出现的情感闪光点,就势燃旺情感火花,以此感染受众。
★★7、为什么应变能力应是主持人必备的心理素质?
参考答案:(1)应变能力是播音员和主持人必备的心理素质之一。(2)播音员和主持人在播报和主持(特别是现场播报和主持)节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变化的情况,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3)播音员和主持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以变应变,把节目播报和主持效果发挥到最佳状态。
★★★8、为了在现场直播中应对变化,一些著名播音员和主持人总结出了哪些经验?
参考答案:(1)全面、深入地了解嘉宾和其他采访对象,并尽可能与他们形成亲切和谐的关系;(2)根据主题,设计好节目主持的开场白,中间语和结束语;(3)根据嘉宾及现场其他情况,设计兴奋点;(4)不让话筒离手,以免随时失去调控现场的机会;(5)以临时采访及即兴演说等手法及时救场;(6)要始终调整心态,积极热情,诚挚友好,有时以不变应万变,有时又需要以变应变。
★★9、简述移情的功能?
参考答案:(1)有助于满足受众对情感交流的要求;(2)有助于播音员和主持人进入良好的播讲、主持状态,产生对象感和交流感。
三、论述题
★★1、试述播音员和主持人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答案:播音员和主持人都是位于前台,是媒体最积极的传情达意的角色,是媒体联系受众的桥梁或曰中介人,同时也是电子媒体最后的把关人,是节目特色人格化的体现,其在整个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1)播音员和主持人是电子媒体传播的最后把关人。由于许多节目由录播转为直播,因此,传统的播出前把关转移为播音员和主持人现场把关。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把关“是直接面对广大受众的临场把关,主持人要对节目宗旨的体现,话题的选择与安排,时间流程的掌握,节目总体播出的效果等,全方位把关。
(2)从传播过程来看,主持人是人格化的传播者。主持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将传媒与受众之间的物—人关系,代之以人—人关系,并通过人际交流的模拟再现,创造出人际交流的“模拟情景“,因此,传媒在这个意义上呈现出人格化的特征。在传播过程中,主持人不是演员,不是在表演,他们的形象是人格化了的,是以“真我”的身份与观众面对面地交流。这种人际交流中的“拟态”传播即人格化传播。
★★★2、结合实例概述作为主持人其“媒介人格”的要求。
参考答案:(1)应把自己当做“大众中的一个人”,能牢记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的宗旨,及大众之所急,想大众之所想,反映大众意愿,代表大众心声;(2)要有独立的意识和见解;(3)具有宽厚人性、表里一致,诚恳面对受众;(4)要有敬业精神和责任心;(5)要讲良心;(6)要有丰富的知识。(请结合实际论述)
★★3、试述播音员和主持人的个性和共性,并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1)主持人的个性在节目主持中,从多方面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一般是从主持人个体的语言、行为动作及构思立意、编串艺术、风格手法等方面表现出来。(2)媒介角色的共性,总体应该被视为:端庄、大方、自然、亲切、朴实、诚挚、清丽、高雅,富于文化品位和知识性。(3)个性和共性的关系,自然应该是和谐统一的。真正优秀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往往将个性融于共性之中,恰到好处地用自己到位的播音和主持,将媒介共性表现得尽善尽美。
★★★4、试论播音员和主持人的移情能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要善于设身处地领会记者、编辑融入稿件里的思想感情和体验受众对新闻的需求心理。善于领会以便很好地表情达意。善于体验,把握受众的情感内质,追踪并跨越受众对某一新闻稿件内容可能产生的情感需要。
(2)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情感(借助声音或形象)去感染受众。推心置腹,待人以诚。充分利用有声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以传递感情感染受众。及时抓住现场出现的情感闪光点,就势燃旺情感火花,以此感染受众。
(3)移情能力也表现在控制情感方面。在情感移入、移出时,要注意把握好分寸,以避免情感过急发生负面效应。
四、应用分析题
★★★1、什么是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双重角色?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正确处理播音员和主持人作为媒介的代表和个体的身份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作为播音员和主持人,既以个体的身份展示别具个性的播音和主持,又以体现媒介性质、特色为己任,因此,我们称其为双重角色。
(1)个体的身份:我与非我。作为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我”含有许多“非我”的成分,这个“我”是朴素、自然生活中提炼出了精华的“我”,是比生活中的“我”更加完善不断提升了“我”。因此主持人的“我”是“我”与“非我”的统一。
(2)媒介的代表:主持人代表的是媒介。实际上主持人注重的是媒介的表现,是站在媒介的角度,根据节目的特点、形象及风格的需要加以恰当的表现。所以,主持人代表的是媒介,或者说是媒介诶的代表。
(3)媒介的代表与个体的身份的关系:自我的表现要依托于媒介性质准确定位。播音员和主持人在处理“个人的身份及媒介的代表”关系的时候,要了解主持人在新闻传播中的准确地位和作用,要清楚媒介形象、风格、内涵等,以掌握好工作的“度”,将个人融入媒介之中,作媒介有效传情达意的桥梁。
★★★2、试从主持人应变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探讨我国主持人应变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参考答案:(1)应变能力是主持人必备的心理素质之一。应变的实质是活动主体内部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然而广播电视又是以语言为载体,语言是应变能力的直接体现者。但是,语言是思维的外化的形式,是思维的工具。因此归根到底,应变能力取决于思维的创造性。主持人应变能力的强弱与他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恰成正比。
(2)创造性思维具体表现为思维和语言的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诸品质。(应具体说明这些品质对主持人应变能力的作用,并适当举例);(3)主持人的应变能力强弱既与先天素质有关,更重要的是要靠后天的训练,其重点,一是知识的积累;二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