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9年1月自考《农业概论》知识串讲一

发表时间:2018-11-23 14:01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农业:利用生物生长发育过程获取动植物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动植物生长机能以获得生活所需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

古代农业基本概念:古代农业是用铁、木具,利用人力、畜力、水力、风力和自然肥料,主要凭借直接经验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

近代农业基本概念:近代农业始于产业革命而止于20世纪中期,历时约100年,是从古代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阶段,也是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的阶段。

现代农业的基本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农业。它主要依赖机械、化肥、农药水利灌溉、生物和信息技术,由工业部门提供大量物质和能源主要从事商品生产的农业。

环境:所谓环境是作用于人这一客体的所有外界事物的与力量的总和,也就是世界上各种资源的总和

农业环境:以农业生物为主体,包括围绕着该主体的一切客观物质条件(农业自然环境:土壤、水体、大气、能量、物质等)和社会条件(农业社会环境)的总和。

农业的自然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生物环境:农业生物周围的植被、杂草、昆虫、病害等。

生态因子:环境中与生物体的生存、分布、生长及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有密切关系的因子。

生态系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加上它们生存的环境。

生态农业就是依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进行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农业自然环境:指能满足各种农业生物生长繁殖的各种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土壤、水体、大气、能量和物质等。植被:覆盖地面植物的总称。

林业:培育、管理森林资源以取得木材等多种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和利用森林功能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公益事业。

畜牧业:从事经济动物的饲养、繁殖和动物产品生产的部门。

渔业:捕捞、养殖和加工水生动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生产部门。

森林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五大类。

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投入,它包括自然界的投入和来自人类社会本身的投入。

资源: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和一定经济技术水平下,由人们发现的、可被人们利用的有价值的物质。资源分天然的(自然资源)和人为的(社会、经济、技术)。

农业区划对农业生产空间分布的一种科学分类方法。它是实现农业合理布局制定农业规划的科学手段和依据,是用严格的科学态度指导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

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内部各部门(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提供的农产品的比例关系。

农业合作经济:农民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形式。是农民适应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联合起来,发挥协作的优势,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有效组织形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将农业在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将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大生产的组织形式。

农产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农产品的交换过程。是连接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