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
《引论》部分
1素质是技能发展基础,技能是素质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
2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主体性的内涵包括自主性、选择性和创新性
3社会素质又表现为人的外显行为特征。
4中小学阶段的定位是做人,求知
5强调个性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最初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6终身学习是1994年首届世界终身学习(罗马会议)上提出来的
7可持续发展最早在1980《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提出
《理论依据》部分
8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张古希腊“最博学的人物”亚里士多德提出智慧、德行、身体“和谐发展”的思想;捷克夸美纽斯是“教育在发展健全的个人”;法国卢梭主张教育要顺应儿童的本性。
9马克思主义提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由社会关系决定,最终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的
10、1956年保尔朗格朗成为终身教育的奠基者和倡导者。
11主体教育的内容重视人的主体性,重视自我教育
《目标体系》部分
12思想品德素质包括思想、政治和道德三方面
13创新素质教育的实施的原则——基础性原则、示范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启发性原则
14思想素质是素质结构体系灵魂,政治素质在素质结构起统帅作用,道德素质在素质结构体系有支配或主导作用,是学生学会做人的根本
15思想素质教育内容核心教育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6道德素质从心理学角度分为知、情、意、行,也就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17政治课和其它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渠道
18身体素质是发展其他诸素质的物质基础。
19心理素质是指稳定体现个体心理品质与风貌,自我意识起核心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
20身体素质可以分为体态素质,体能素质,体质素质
21非智力性心理素质可弥补智力性心理因素的不足,也就是勤能补拙
22学生学习活动中最活跃最现实的部分就是兴趣
《教学策略》部分
23、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一种以“协商”为基础,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共同建构评价过程的评价模式:为发展而评价,以评价促发展。
24、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25、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26课程结构调整的三项基本原则是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27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管理策略》部分
28在传统的评价中,教师、学校领导、教育行政机关是评价的主体,素质教育评价中学生家长、学生也是评价的主体
29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
30世界化对人素质要求是智能化、高速化、多样化、综合化、最优化、民主化。人们应做到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31创造性教学模式的几种子模式讲授——接受,示范——模仿式,指导——自学式,提问——讨论式,引导——探究式32课外活动的形式有全校性活动、大型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33创新能力的基本特征是思维的灵活性、独立性、求异性、深刻性、坚韧性、敏捷性、广阔性、果断性。
《全方位实施》部分
34学前教育指从初生到6岁35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
36社区教育有两种类型是以学校为中心,以社区为中心
37社区教育实质是教育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教育化的统一
38家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入性、导向性、权威性、渐进性、持续性、感染性、陶冶性特点有利于青少年个性发展
39社区教育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及时性、补偿性的特点,有利于青少年发展多和兴趣爱好。
40学校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家家庭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社区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素质教育概论》重点填空【点击直接下载】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