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9年1月自考《劳动与社会保障》知识串讲四

发表时间:2018-11-13 16:39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七章社会保障管理

1、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社会保障业务管理和社会保障监督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的总称,是社会保障工作顺利运行的组织基础。
2、、社会保障基金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国家为了实施各项社会保障计划而建立起来的,用以保障受保人在年老、疾病、失业、伤残、生育等情况下因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康复所需要的资金。分为①养老保险基金②医疗保险基金③失业保险基金④工伤保险基金⑤生育保险基金⑥最低生活保障基金
3、基本养老保险金来自三个方面: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个人缴纳本人工资的8%,单位缴纳工资总额的2、0%国家直接补贴。
4、社会保险费得征收程序①社会保险登记②社会保险费申报和审核③缴纳社会保险费④社会保险费的存储⑤建立社会保险费缴费记录。
5、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原则:安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基金变现原则。途径①投资到国家重点建设项目②投资信誉好和收益好的基金③投资于债券市场。
6、社会保险登记是用人单位和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的第一个步骤。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体现社会保险强制性,确保应参保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和维护职工社会保险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保经办机构了解缴费单位的依据。
7、赡养率是指离退休人员占在职工作人员的比例。替代率是指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占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
8、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基本含义①社会保障中各项目的支付由社会发放②社会保障服务事务性工作由社会承担。主要目的:把社会保障工作中的企业行为调整为社会行为。具体内容:养老保险管理服务社会化、医疗保险管理服务社会化、失业保险管理服务社会化。
9、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的标准应当考虑的因素有:①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财政、企业、职工的承受能力。②调整社会保险待遇的结构,实行多层次的社会保险。③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④建立社会保险金支付标准随生产发展和物价变动的调整机制。
10、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涉及的类容有:①行政管理,它主要是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制定社会保障规划,规定社会保障政策和管理法则,并组织实施。②业务管理,它是指依法对社会保障对象进行登记,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筹集和运用,审核、发放社会保障待遇,对受保人进行社会化管理和服务。③监督管理
,它是指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和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制止和纠正社会保障业务活动中违规行为。
11、为确保各项社会保障待遇的支付,应当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基金的支付能力:①强化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征缴。②拓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③建立基金预警制度。


第八章社会保险知识

1、社会保险由五大险种组成①基本养老保险②基本医疗保险③失业保险④工伤保险⑤生育保险。
2、、社会保险是以国家为责任主体,以用人单位和被保险个人缴费为基础,通过立法手段设立保险基金,当劳动者在年老、患病、生育、伤残、失业或死亡时有社会给予物质帮助和补偿,以化解被保险人风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3、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①目的和性质不同②对象和作用不同③权利与义务对等关系不同④待遇水平不同⑤立法范畴不同⑥管理体制不同(国家行政管理体制范畴和财政金融体制范畴)。
4、养老保险是指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顶起领取一定数额生活费用的社会保险制度
5、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①基本养老保险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③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6、基本养老保险亦称国家基本养老保险,是按国家统一政策规定强制实施的、以保障广大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特点①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②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其费用三方或双方共同承担③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享受人多且时间长,费用支出庞大。
7、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喂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
8、1997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使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9、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是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特征之一。这个模式要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该制度既吸收了传统型养老保险制度的优点,又借鉴了个人账户模式的长处,既体现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保险的社会互济、分散风险、保障性强的特点,又强调了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和激励机制
10、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月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养老金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
11、养老保险中个人账户基金由的组成部分有:①个人缴纳的保险费②从企业缴费中按比例计入的保险费③二者的利息。个人账户计入的比例为缴费工资的11%。
12、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原则①自愿原则②普遍性原则③补充养老保险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原则④补充养老保险水平适中原则。
13、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基本条件①必须是已经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并能够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得企业②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③企业必须做到依法履行纳税义务④企业内部有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组织或者集体谈判制度比较健全,民主管理基础较好。
14、医疗保险是指在社会劳动者疾病、非因工伤或者生育需要治疗时,由社会提供必需的医疗服务和社会保障的保险制度。
15、基本医疗保险是指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性地由单位和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疾病需要获得必需的医疗服务时,按规定提供医疗服务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险体系的核心层次。
16、基本医疗保险的特征①强制性②互济性③社会性。作用:①保证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为广大职工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②发挥互助共济和自我保障的作用,形成医患保三方激励与制约相统一的内在机制③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杜绝浪费,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统帐结合、共同负担”的原则,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17、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主要体现在①从单位自我保障向社会共济转变②从单位管理向社会化管理转变③从费用由单位自筹到双方负担得社会筹集转变④从无限责任的福利保障型向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基本医疗保障型转变。
18、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基本保障、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帐结合。
19、三改并举:将医疗保险、医疗卫生和药品流通机制改革结合起来,相互配套,同步推进。目标:用相对低廉的费用为职工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20、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模式: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用人单位缴费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
21、失业保险是指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特点:普遍性、强制性、互济性。预防失业是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出发点。
22、、工伤保险原则①无过失责任原则②损害补偿原则③严格区分工伤和非工伤原则④预防、补偿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23、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对怀孕、分娩女职工给予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政策。我国企业职工的生育保险制度建立于1951年。1988年《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出台后,统一了企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生育保险待遇。
24、生育保险的作用:生育保险是为了维护女职工的基本权益,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孕产期间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使她们在生育和流产期间得到必要的经济收入和医疗照顾,保障他们及时恢复健康,回到工作岗位:①对妇女生育价值的认可②对女职工基本生活的保障③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需要。
24、生育待遇项目包括:①产假。②生育津贴。③医疗服务。
25、生育津贴是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


《劳动与社会保障》知识串讲四【点击直接下载】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