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名词解释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因此有人认为它是“教育学的雏形”;《学记》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
1、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2、六书:诗。书。礼。乐。易。春秋。
3、三大文教政策:1.“推明孔氏,抑黔百家”。2.兴太学以养士。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4、墨子:墨翟。宋国人,一说鲁国人。约在公元前468年到公元前376年间。基本上生活、活动在战国初年。
5、存天理、灭人欲:是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所说的“天理”,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所说的“人欲”,则是指“心”的毛病,是为“嗜欲所迷”的心。要实现道德教育“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就必须进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教育,这是朱熹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他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特点。
6、《劝学篇》:是张之洞洋务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著作。1898年维新运动高涨之时,张之洞出版了《劝学篇》,系统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教育思想。《劝学篇》分内外两篇。内篇务正,“以正人心”,专讲“中学”,共9篇;外篇务通,以开风气”,专讲“西学”,共15篇。张之洞深感当时中国封建统治不稳固,人心浮动,整个社会出现了“秦汉以至元明所未有”的变局。在这种危境中,中国亟图自保,即要保国保教保种。基于这种出发点,兴学办教育就必须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点击下载:【复习资料】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