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9年1月自考《风险管理》简单题笔记六

发表时间:2018-10-29 14:54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6、试述损失控制的内容?
(1)含义:损失控制,是指企业对不愿放弃也不愿转移的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缩小其损失发生的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的各种控制技术或方法。
(2)目的:在于积极改善风险单位的特性,使其能为企业所接受,从而使企业不丧失获利机会。是控制法中更为重要的一种,也是企业最适用的一种。
(3)损失控制措施的分类:
①依目的不同可以分为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两类。前者以降低损失概率为目的,后者以缩小损失程度为目的。
②按照所采取措施的性质分,可分为工程法和行为法两种。前者以风险单位的物理性质为控制着眼点;后者则以人们的行为为控制着眼点,如教育法。
③按照执行时间分,即以控制措施执行时间为标准可分为损失发生前、损失发生时和损失发生后。应用在损失发生前的控制法基本上相当于损失预防,而应用在损失发生时和损失发生后的控制实际上就是损失抑制。

7、比较风险避免、损失预防、损失抑制?
答:(1)概念:
①.损失预防是指在损失发生前采取措施,以消除或减少可能引起损失的各项因素,即消除或减少风险因素,以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
②.损失抑制是指采取措施使在事故发生时或事故发生后能减少损失发生范围或损失程度。
③.风险避免是放弃某一活动或拒绝承担某种风险以回避风险损失的一种控制方法。风险避免是各种风险处理技术中最简单亦较为消极的一种。
(2)区别:
①风险避免是将损失控制的概率降低为零,是自足型的风险管理技术。主要针对个人的风险避免。
②风险抑制和预防是风险管理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段。预防在前,抑制在后,两者密不可分。在实际控制过程中,经常同步进行。
③风险预防和抑制是以企业风险计划为主体,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则,进行风险概率和程度的控制,是企业效益型的手段。

8、诸多损失预防措施都是与引发损失的因素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损失预防措施是一种行动或安全设备装置。在损失发生前将引发事故的因素或环境进行隔离。如果把引发损失的诸多因素看作一条事故链,那么损失预防就是要在损失发生前切断这条链条。

9、试述损失预防措施的内容?
答:损失抑制措施大体上分两类:一类是事前措施,即在损失发生前为减少损失程度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一类是事后措施,即在损失发生后为减少损失程度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损失发生前所采取的损失抑制措施,有时同时也会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如在没有紧急情况下以较慢的速度驾驶救护车,既达到损失抑制的效果,又起到了损失预防的效果。
事前损失抑制措施与事后损失抑制措施有重复的地方,因为事后损失抑制措施实际上是事前损失抑制计划。这各重复并不影响风险管理的效率或风险分析。事前损失抑制计划只是一个损失发生前想要达到的良好愿望:即在损失发生后使其损失最小化。损失抑制本身需要有事前损失控制计划、甚至实际操练那些有可能在紧急情况下要采取的方法或步骤,以做好准备。计划和执行只是在同一个过程中的两个步骤,对损失抑制而言两者缺一不可。

10、风险隔离包括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方面:分割&复制。
(1)分割风险单位又包括分离和分散:
①.分离是将经济单位面临损失的风险单位分离,而不是将它们集中在都可能遭受同样损失的同一地点。这种风险分离的办法,减少的是一次事故可能发生的最大预期损失。从这一点上讲,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损失抑制措施。
②.分散是风险控制的另一种对策。它通过增加风险单位的数量,将特定的风险在更大的样本空间里进行分散,以此来减少单个风险单位的损失。分散是增加经济单位控制下的独立风险单位数量,达到减少总体损失的目的。
(2)复制:复制风险单位,即再设置一份经济单位所有的资产或设备作为储备,这些复制品只有在原资产或设备被损坏的情况下,方可以使用,平时不得动用。

11、试述风险隔离的特点?
答:分割和复制同其他损失抑制措施有明显区别,以下四点需要注意:
首先,分割和复制不像其他损失抑制措施那样力图减少风险单位本身的损失的严重性,而在于减少总体损失的程度。
其次,分割和复制减少的是一次独立风险事故的损失,但同时增加了风险单位,也就会影响风险事故或损失发生的概率。复制风险单位一般不会减少损失发生概率。
再次,复制风险单位可以减少平均或预期的年度损失,因为复制风险单位没有提高风险事故或损失发生的概率。
最后,分割风险单位能不能减少平均预期损失,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割风险单位减少损失程度是否比降低风险事故或损失发生概率来得更重要。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